该条例将可持续经济活动分为三类,即“环境可持续”“有利”和“过渡”。近日通过的法案将满足特定条件的核能和天然气项目归为“过渡”类,即虽然造成碳排放,但目前在技术和经济上不可替代,且不阻碍低碳替代方案发展和应用的经济活动。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中国是全世界风力发电的领导者,拥有342千兆瓦发电容量。2021年,其14%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中国的目标是到2060年,要有80%的能源来自非化石燃料。
2021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数的27%。预测到2025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33%,这意味着可再生能源将首次超过煤炭,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力来源。
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国情,要夯实国内能源生产基础,保障煤炭供应安全,统筹抓好煤炭清洁低碳发展、多元化利用、综合储运这篇大文章,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攻关,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全国已探明的化石能源资源储量中,煤炭占94%左右;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消费比重依然达到约57%。天然气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远低于煤炭,但目前我国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仍超过40%,利用它来替代煤炭的主体地位,不利于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2月15日,乘联会发布最新销量数据显示,2022年1月份,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达量为209.2万辆,与2021年同期比仅下降了4.4%,相较2021年12月下降0.6%,今年1月零售总体走势良好。
乘联会数据显示,1月份,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了34.7万辆,同比大增132.0%,环比下降27.0%,环比降幅与2021年1月的25%特征基本一致。
2月16日早盘,港股新能源汽车股集体拉升。截至9:40,小鹏汽车-W涨9.58%,理想汽车-W涨逾4%,比亚迪股份涨逾3%。
对此,乘联会称,补贴政策按既定安排继续有序退坡,明确2022年乘用车领域补贴下降30%,2023年开始再无补贴,维持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续驶里程、能耗等技术指标门槛不变,放开补贴上限,稳定企业预期,有利于新能源车市平稳发展。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从政策风向来看,中央和地方均将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方向转向新能源汽车使用优惠、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促销、城市以旧换新、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运营等方面。在“双碳”政策与“双积分”政策的共同推动,未来新能源汽车仍将保持高增长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