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教育 资讯详情
融合与希望:张掖市构建全链条特殊教育体系
 特殊教育 2025-05-24 09:30:00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推进教育公平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甘肃省张掖市通过创新实践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特殊教育发展之路。从完善基础设施到深化课程改革,从强化师资力量到搭建就业桥梁,全市以“全免费、全覆盖”为原则构建十五年一体化特殊教育体系,让每一名残障儿童都能享有平等优质的教育资源。

  一、硬件升级与学段延伸:保障每个孩子的受教权利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特殊教育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指出,自2025年起,张掖市将特殊教育纳入民生工程重点推进,在全省率先实现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的十五年全免费教育。新投入使用的3.3万平方米特殊教育学校校区,配备智能化宿舍、无障碍运动场及专业康复设施,目前为198名听力障碍、智力障碍等残障儿童提供学习支持。全校60余名教职工通过“结对帮扶”机制,与每名学生建立长期关爱关系,定期开展家访和个性化辅导,确保特殊教育覆盖每个家庭。

  学校主动向学段两端延伸服务:设立学前部帮助3-6岁残障幼儿进行早期干预;成立职业高中部开设汽修、客服等实用课程,实现“教康协同”与“医教融合”,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适配成长路径。

  二、创新教学模式:以爱为名点亮成长之路

  在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空间,更是康复训练和情感疗愈的平台。教师团队采用体感教育技术,通过AR交互设备设计多样化场景,引导学生借助肢体动作完成感知觉、前庭觉等多维度训练。“我们鼓励孩子在游戏中突破障碍,比如用篮球运动锻炼协调性,用绘画表达情绪。”一名启智班老师介绍道。

  夜间守护同样不可或缺:生活教师定时巡查宿舍,为孩子们调整被褥、监测健康状态,以“妈妈式”关怀确保学生安全。这种全天候的陪伴模式,让许多曾因家庭照护困难而辍学的孩子重返校园。

  三、校企合作助力就业:铺就残障学子融入社会桥梁

  特殊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知识传递,更在于帮助学生获得生存技能与社会归属感。张掖市特教学校积极对接本地企业,在申通客服中心、汽车服务店等单位建立实习基地。职业高中部二年级学生通过轮岗实践掌握洗车、客户服务等技能后,部分直接入职合作企业。“现在我能独立完成车辆清洁流程,对未来充满信心。”一名毕业生表示。

  学校还联合社会机构成立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与岗位推荐服务,帮助数百名残障青年逐步实现经济自立。这一“教育-康复-就业”闭环模式,成为特殊儿童融入社会的重要阶梯。

  结语

  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探索实践证明,通过政策支持与社会协同的双向发力,能够为特殊儿童构建起从入学到就业的完整成长链条。未来随着“爱心甘肃”工程的持续深化,这里将继续以专业与温情照亮更多残障孩子的生命之路,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差异、包容多元的育人生态。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特殊教育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