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车辆 资讯详情
汽车半导体引领智能转型:英飞凌本土化战略加速产业变革
 汽车 2025-05-22 20:08:37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5月22日,在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深度转型的背景下,作为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领导者的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与本土化布局抢占先机。当前,中国汽车芯片自给率已提升至约15%,行业竞争格局持续演变。在此进程中,英飞凌以13.5%的全球市场份额稳居赛道前列,并通过深化在华战略部署,推动本土产业链协同创新。

  一、汽车智能化驱动产业变革,半导体技术成核心推动力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汽车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指出,汽车行业正从电动化“上半场”向智能化“下半场”加速演进。英飞凌通过多维度产品布局支撑智能驾驶发展:舱外感知领域,其毫米波雷达已实现超3亿片市场投放;2025年推出的28纳米CMOS工艺4D毫米波成像雷达,将显著提升目标识别精度与环境建模能力。在舱内交互层面,基于飞行时间(ToF)技术的传感器为驾驶员监测系统提供高可靠性数据支持。

  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是智能驾驶落地的关键壁垒,英飞凌AURIX系列MCU凭借ASIL-D级认证及配套电源、存储芯片方案,助力车企构建符合国际标准的域控架构。据行业测算,未来五年内动力总成相关芯片需求将增长2倍,辅助驾驶芯片需求翻3倍,而域控制器领域更将迎来9倍扩容空间,凸显半导体企业在智能转型中的战略价值。

  二、本土市场竞争加剧,英飞凌以综合能力应对增长机遇

  面对中国本土企业的快速崛起,英飞凌强调“练好内功”的核心策略:通过系统级解决方案缩短客户开发周期,强化定制化产品定义能力,并以零缺陷目标优化质量管理体系。其全球化供应链布局可满足车企出海需求——从芯片设计到封装测试的全链条生产能力将逐步实现本土化,计划于2027年前覆盖动力总成、辅助驾驶等核心领域的主要器件生产环节。

  这种“深度在地化”战略不仅体现在制造端,更延伸至创新生态构建:英飞凌已在国内设立9个汽车创新应用中心,联合车企与供应商开展域控、座舱等领域合作项目,并通过整合高校研究机构与工具厂商资源,形成覆盖技术攻关到产业落地的完整闭环。

  三、深化本土布局,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系统

  英飞凌的本土化战略聚焦三个维度:产品定义贴近市场需求、生产环节扎根中国、生态网络辐射全产业链。在价值链层面,其前道晶圆制造与后道封装测试产能将加速本地化进程,强化对供应链成本及交付效率的控制能力;生态圈建设则通过联合开发平台降低技术应用门槛,例如与本土车企共同优化4D雷达算法适配性。

  中国市场占据英飞凌全球业务重要份额,在功率器件、MCU领域市占率超30%,传感器品类亦达16%。凭借“在中国,为中国”的长期承诺,英飞凌将持续将中国市场的创新需求转化为芯片级技术突破,助力本土汽车产业在智能化赛道实现高质量发展。

  总结

  从技术创新到生态构建,英飞凌通过系统性本土化战略巩固其汽车半导体龙头地位。随着4D成像雷达、ASIL-D功能安全平台等核心技术的落地应用,以及生产端本地化的稳步推进,这家德国企业正深度参与中国汽车产业变革进程。未来,在电动化与智能化双轮驱动下,英飞凌的全链条解决方案将为中国车企构建差异化竞争力提供关键支撑,并持续推动全球汽车产业技术标准的升级迭代。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汽车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