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养殖 资讯详情
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湖南从养殖大省迈向加工强省之路
 生猪 2025-05-21 04:07:13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5月22日)

  作为全国生猪出栏量排名第三的省份,湖南省正面临产业链升级的关键转折点。尽管年出栏量高达6016万头,但规模以上集中屠宰率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这一显著落差促使湖南加速推进养殖、屠宰与加工一体化进程,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应对环保压力、消费需求升级和疫病防控的多重挑战。

  一、环保与防疫倒逼产业全链条整合

  湖南省2024年出栏生猪6016万头,但仅屠宰2627万头,超半数活猪需外调出省,导致产业链附加值流失严重。当前,单靠养殖环节的利润空间有限——一头活猪利润约200-400元,而通过白条屠宰可增加80-100元收益,若进一步进行肉品分割与精深加工,每头猪价值可提升至1500元以上。

  环保升级是倒逼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之一。规模养殖场需投入至少5000万元才能满足排放标准,部分企业投资过亿元,仅靠养殖环节难以覆盖成本。为此,湖南省已建成29个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并推动屠宰加工企业数量同比增长23%至1143家,形成养殖、屠宰到加工的全链条闭环。

  二、消费需求升级驱动产业链延伸

  随着预制菜和肉制品深加工市场爆发式增长(预计国内规模超2万亿元),传统热鲜肉消费模式正被标准化产品取代。例如,生产腊肉的企业更倾向使用进口肉,因其肥膘厚度等指标符合严格分级标准。湖南省内企业如某老牌屠宰企业已调整产品结构,将白条与分割肉比例从9:1优化至6:4,并新增熟食生产线,2024年仅该板块产值即达亿元级。

  政策层面亦加速转型进程。国务院2020年明确要求“运活畜禽向运肉转变”,湖南省通过建设6万吨级冷库、升级冷链运输网络等举措,推动“调猪”转向“调肉”。此举不仅降低疫病传播风险,还助力湘南地区形成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供应基地,年外销分割肉制品超100万吨。

  三、政策与资本协同打造加工强省

  湖南省正通过三大路径强化产业链竞争力:其一,引入正大集团等头部企业投资建设百万头级全产业链项目;其二,对屠宰设备购置给予20%补贴,2024年67家屠宰企业完成技术升级,新增自动劈半设备51台;其三,规划长株潭精深加工基地、洞庭湖区外销枢纽等区域集群。

  根据发展目标,到2026年,湖南省规模以上屠宰量将增至3200万头,跨省外调猪肉达35万吨,加工产值较当前翻倍至1500亿元。这一转型不仅提升产业附加值,更巩固了64个生猪调出大县的脱贫成果——全产业链企业通过订单养殖和就业吸纳,直接服务超千户养殖户与万名从业者,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总结

  湖南以“养殖强省”向“加工强省”的跨越,既是应对行业变革的战略选择,也是实现经济价值与生态效益双赢的关键路径。通过强化屠宰能力、拓展深加工场景并优化区域布局,湖南省正逐步将生猪资源优势转化为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在满足全国肉类消费需求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生猪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