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开年的医美行业风起云涌,在线医美服务平台新氧科技(NASDAQ:SY)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业绩挑战。作为曾经的行业领头羊,其2024全年净亏损扩大至5.87亿元,核心业务收入同比下滑近两成,而试图通过重资产转型自救的新尝试又陷入盈利困境。这家从信息平台起家的企业,在医美产业链中游的探索之路折射出互联网医疗赛道的深层矛盾。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医美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新氧的核心商业模式正遭遇结构性冲击。2024年其信息与预订服务收入同比锐减19.3%至9.29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从76.8%降至63.4%,这一指标在2025年第一季度进一步恶化至同比下降34.1%。平台数据显示,移动端月活用户数、付费医美机构数量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反映出生存环境的严峻性。
医美机构对在线平台的依赖度明显降低,广告投放意愿减弱成为关键变量。当抖音、小红书等综合内容平台凭借算法优势争夺医美流量入口时,传统垂直平台的新氧面临用户分流与商家议价能力提升的双重压力。这种变化直接导致其核心变现模式——向机构收取订阅费和交易佣金——的效率大幅下滑。
为突破增长瓶颈,新氧在2021年以7.9亿元收购武汉奇致激光切入医美设备领域,并先后布局玻尿酸代理、轻医美连锁诊所等业务。然而这些重资产投资并未带来预期回报,反而加剧了财务压力。
2024年对武汉奇致激光计提的5.4亿元商誉减值,成为当年亏损扩大的主因。该子公司收入仅微增0.3%,核心光治疗设备销量同比下降8.5%。医美器械领域的技术壁垒与市场推广难度远超预期,叠加行业竞争加剧,使这一转型尝试陷入泥潭。
2024年推出的"新氧青春诊所"虽在2025年Q1实现9880万元营收(同比激增551%),但其扩张策略正在动摇原有商业模式根基。当平台同时扮演医美服务提供方与中介机构时,必然导致入驻机构的流失风险加剧。
这种角色冲突直接体现在数据层面:随着自营诊所数量增加,平台上第三方付费医疗机构数持续减少,进一步削弱核心信息业务的基础。在资本开支压力下,新氧2025年Q1净亏损扩大至3310万元,显示出重资产路径与轻资产业务的协同困境。
总结来看,新氧科技当前面临多重挑战:核心平台流量价值缩水、多元化投入回报不及预期、自营机构业务加剧生态内耗。在医美行业监管趋严、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如何平衡产业链布局与主营业务发展,仍是横亘在其转型道路上的关键难题。随着2025年医疗美容市场进入存量博弈阶段,新氧能否找到可持续的增长模式仍需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