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聚焦1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体系建设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普惠托育服务的政策支持不断加强,上海市普陀区积极响应"幼有善育"民生工程号召,将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托育服务体系作为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在探索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过程中,尤其针对1岁以下特殊年龄段群体,普陀区通过制定行业规范、强化队伍建设、打造示范标杆等举措,持续提升区域托育服务能级,为推进"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注入新动能。
以《国家卫生健康委托育机构保育指导大纲(试行)》《上海市托育机构管理办法》为指引,普陀区正系统开展1岁以下托育服务的规范研究。重点围绕保育内容设置、人员配比标准、安全管理制度等关键环节,结合区域实际进行可行性论证,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行业操作指南。通过建立"政策-标准-监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确保托育服务在规范化轨道上稳步发展,为婴幼儿健康成长提供制度保障。
截至2023年底,普陀区已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托育从业人员培养网络。依托市-区-校三级联动培训体系,累计完成517人次市级岗前师德及专业培训、655人次职后能力提升培训;区级层面开展跟岗实训365人次,并通过线上平台实现百余次远程教学覆盖。同时建立常态化教研机制,组织育婴员、保健员等岗位人员定期参与案例研讨与技能竞赛,形成"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经验交流"的复合型培养模式。通过动态优化培训内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根据国家《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普陀区坚持普惠优先原则,已建成覆盖全部街镇的社区宝宝屋网络,并依托1个早教指导中心、6所学前教育集团及80所公民办幼儿园,构建起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矩阵。通过定期开展养育风险筛查和发育评估等专业服务,为家庭提供精准化支持。当前正鼓励托幼一体化园所以及区早教中心等机构先行先试,在符合区域资源布局的前提下探索1岁以下托育示范点建设路径,力争在服务模式、课程研发等方面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样本。
普陀区通过政策创新、资源整合与多方协同,已初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未来将持续跟踪国家最新政策导向,动态调整优化资源配置策略,重点推进示范性托育机构建设,不断完善"家庭为主、托育补充"的服务格局。在保障服务安全性和专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普惠性资源供给,让优质托育服务惠及更多家庭,为打造儿童友好的城区环境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