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5月20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发布《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标志着该省在人工智能领域迈入系统化布局新阶段。这一政策规划了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落地的完整路径,并设定了明确的阶段性目标,旨在将浙江打造为全国乃至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领跑者。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浙江省提出以“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应用场景深度覆盖”为核心抓手,计划到2027年实现通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和产业应用全国领先水平。政策强调通过强化基础研究、算法创新及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突破关键瓶颈。同时,将重点布局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医疗健康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形成“技术研发-场景验证-商业闭环”的良性生态。
根据《若干措施》,浙江省设定分阶段发展目标:至2027年,全省规模以上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业收入预计突破1万亿元;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提升至1.2万亿元,并实现核心技术的全球领先地位。政策特别指出,要通过优化创新环境、加大资金扶持、强化人才引育等举措,培育出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为保障战略落地,浙江省将建立跨部门联动的统筹协调机制,并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产业化项目。同时,政策鼓励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共建创新联合体,推动数据共享和技术协作。在监管层面,将探索包容审慎的治理模式,在确保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加速技术应用落地。
【结语】
浙江省此次出台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措施,不仅明确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期的技术攻坚方向和产业增长目标,更通过系统性政策设计为人工智能全链条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从核心技术创新到千亿级企业培育,再到万亿营收规模的跨越,这一战略将推动浙江在人工智能赛道上实现“领跑者”角色,同时也为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