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房地产行业在政策优化与市场需求变化的双重影响下,今年前四个月延续了深度调整态势。最新数据显示,开发投资、销售及资金端均出现分化趋势,部分指标降幅收窄释放边际改善信号,但整体仍面临较大转型压力。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1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达27730亿元,同比下降10.3%(按可比口径计算),其中住宅投资占据主导地位的21179亿元,降幅收窄至9.6%,显示出该细分领域的相对稳定性。与去年同期相比,当前市场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阶段。
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累计达28262万平方米,同比微降2.8%,降幅较一季度收窄0.2个百分点;销售额实现27035亿元,同比下降3.2%。值得关注的是,住宅销售额同比仅下滑1.9%,表明消费者对刚需住房的需求支撑作用依然显著。销售回款仍是房企资金回笼的重要渠道。
房地产企业到位资金总额为32596亿元,同比下降4.1%。在融资渠道中,国内贷款保持0.8%的正增长达5619亿元,而自筹资金下降6.8%至10953亿元,个人按揭贷款减少8.5%至451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外资流入规模虽小但增速显著,16亿元的利用外资额同比增长82%,反映出部分国际资本对行业触底反弹机会的关注。
4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国房景气指数)报93.86点,延续了年内窄幅震荡态势。这一指标体系综合反映市场活跃度与企业经营状况的动态平衡,当前数值仍处于历史较低区间,显示行业整体仍在探底过程中。
综合前四个月数据可见,房地产市场正经历深度调整的关键阶段。投资端持续承压但结构优化,销售端显现企稳信号,资金面呈现渠道分化特征。随着政策效应逐步释放和行业出清进程深化,未来需重点关注居民购房信心修复、房企融资环境改善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市场需求的激活作用。市场参与者需要在风险管控与战略转型中寻找新的增长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