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一季度数据显示,我国通过落实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累计实现税费减免及退税4241亿元。这一系列措施显著增强了市场活力,推动了创新要素加速集聚与产业升级进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制造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税收政策精准发力下,科技创新与制造业呈现多维度突破态势。税务部门通过优化服务、强化监管、严打骗税等组合拳,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增值税发票数据进一步印证,在减税降费与产业政策协同作用下,创新动能持续增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转型步伐加快。
科技创新领域呈现强劲增长势头。今年前四个月,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9%,远超全国平均水平;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销售收入增幅达33.6%,表明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效率显著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收入增长9.7%,企业数字技术采购额同步上涨9.4%。这些数据反映出数实融合正成为驱动创新的关键路径,政策红利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数字化转型动力。
制造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前四个月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7%。细分领域中,装备制造业表现尤为亮眼,销售收入实现9.4%的增长;数字产品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分别以12.6%和12.2%的增速领跑,其中计算机制造、智能设备制造等先进制造板块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同比增幅分别达23.8%和15.7%。税收优惠对高端装备研发、智能制造升级的支持效应持续显现。
税务部门依托税收大数据持续完善"精准识别+全流程监管"机制,通过事前辅导、事中预警、事后核查形成闭环管理,既确保纳税人合规享受政策红利,又有效防范骗取税费优惠风险。这种动态管理方式使4241亿元的减税降费资金得以精准滴灌科技创新和制造业领域,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创造了良好环境。
从创新活力迸发到制造实力跃升,税收政策正成为撬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杠杆。通过构建"政策直达+风险防控"双轮驱动模式,我国在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循环。未来随着更多配套措施落地,税收红利将持续转化为实体经济发展动能,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