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开篇总标题)
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上海市于5月19日发布《上海市直播经济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方案(20252027年)》,系统规划未来三年直播领域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路径。该方案聚焦培训扩容、结构优化与生态协同三大方向,提出通过标准化建设、载体创新和政策赋能,实现6万人次技能培训与5万名持证人才培育的目标,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根据《方案》,20252027年期间将重点推进三大任务:一是扩容培训评价服务,全市开展直播技能培训达6万人次;二是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新增持证人才5万名,其中中高级及以上占比超80%(4万人);三是突破职业发展天花板,在原有技能等级基础上增设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序列。通过系统性规划,确保人才供给规模与质量与产业发展需求动态匹配。
方案提出建立“上海直播技能标准体系”,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基础(涵盖网络主播、互联网营销师等核心岗位),同步开发专项能力规范和新技能项目,填补行业空白领域。对尚未纳入国家标准的细分领域,支持龙头企业主导制定评价标准,通过“短周期、大规模”模式快速响应市场急需。同时依托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率先试点新职业标准开发,形成标准化与灵活性并重的制度框架。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方案》鼓励头部企业申报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并培育一批优质培训机构。职业技能机构可申请开展直播相关培训项目,院校则通过“学历证书+职业技能证书”双证模式强化源头供给。创新性提出校企合作“双元制”学徒培训机制,支持企业与院校联合开发课程资源,将岗位能力要求前置融入教学体系,形成人才培养闭环。
方案赋予企业更大自主权,允许直播领域重点企业依据岗位需求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并鼓励社会机构备案成为评价主体。创新“一试双证”模式,推动技能等级证书与头部企业认证互认互通。同时强化激励导向,要求用人单位将技能等级与薪酬晋升挂钩,建立“新八级工”制度,在互联网营销师等职业序列中试点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打破传统职级壁垒。
通过构建“产教评”培育链,《方案》推动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院校支撑的协同机制。在区域布局上,支持各区发挥产业特色打造差异化示范区:例如依托平台经济优势建设时尚消费直播基地,借助进博会资源发展跨境电商直播生态等。同时鼓励人力资源机构与评价机构深度合作,提供人才评价、就业服务全链条支持,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产才融合模式。
方案明确将直播人才纳入急需紧缺目录,落实落户和引进优惠政策,并通过“课证融通”试点缩短技能认证周期。针对高技能领军人才,允许企业突破传统限制开展直接认定,加速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总结展望
《上海市直播经济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方案》以系统性思维重构人才培育体系,通过标准化建设、载体创新、机制改革三管齐下,为直播经济发展提供精准化、可持续的人才支撑。到2027年,上海有望形成结构合理、层级分明的5万规模技能人才队伍,并通过区域示范效应带动全国相关领域人才培养模式升级,进一步巩固城市数字经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