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现代畜牧业发展中,饲料作为核心生产要素,直接影响着养殖效率和畜产品安全质量。新疆凭借丰富的饲草料资源与政策支持,正加速构建科学高效的饲料产业体系,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饲料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当前新疆工业化生产的全营养反刍饲料年产量达100余万吨,仅占总需求量的40%。剩余60%由养殖场自行配制,存在配方精度不足、加工技术不规范等问题,导致饲料转化率低于预期水平。针对这一痛点,相关部门研发了多语种"草食家畜日粮配方调配软件"并已在和田地区试点运行,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饲料配比科学性。
为加速反刍饲料普及应用,新疆创新推出产业扶持政策:对规范建设永久性青贮池的养殖户按每吨50元标准补贴;购买全价配合饲料可获30%成本补助。这些举措预计带动更多养殖主体采用标准化饲料产品,推动行业向规范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2025年新疆将重点推广精准饲喂技术体系,要求养殖场实施分群管理、阶段饲养等精细化措施,配套全环节生产效率监测。同时计划深度开发本地原料优势,每年调出的200余万吨玉米和170余万吨棉粕将更多用于饲料转化,通过杂粕替代降低养殖成本。
鼓励企业针对肉羊育肥、母羊繁育等关键环节开发专用饲料,重点攻关秸秆糟渣混合发酵、全混草颗粒等新型反刍饲料。特别支持羔羊代乳料和牛羊育肥料生产,预计到2025年形成覆盖养殖全程的多元化产品体系。
依托"粮改饲"工程与苜蓿发展项目,新疆正系统推进饲草种植结构调整,在盐碱地等边际土地拓展种草面积。通过建设高标准示范基地和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力争到2025年将优质饲草供应能力提升30%,为饲料加工提供优质原料保障。
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与资源优化的协同发力,新疆正构建起"科学配制高效转化全程可控"的现代饲料产业闭环。随着精准饲喂技术普及和新型产品落地,预计未来三年全区肉牛羊产能将显著提升,养殖综合效益提高20%以上,为打造西北地区优质畜产品供给基地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