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房产 资讯详情
2024年前四月中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态势分析
 房地产 2025-05-19 10:20:37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今年14月份,我国房地产领域多项核心指标呈现结构性变化:开发投资延续负增长但降幅收窄,商品房销售面积与销售额同比微降但改善趋势初显,库存规模持续回落释放积极信号。这一系列数据折射出当前房地产市场的调整特征及潜在发展动能。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承压 住宅领域韧性相对突出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今年1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累计达27730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0.3%。其中占比最大的住宅类项目完成投资21179亿元,同比下降幅度收窄至9.6%,显示出住宅市场在行业调整中仍具备一定抗压能力。从区域分布看,东部地区投资降幅相对较小,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受库存压力及需求放缓影响更为显著。

  二、商品房销售呈现边际改善特征 价格企稳信号显现

  14月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累计2826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8%,但降幅较前三个月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类商品成交面积同比仅下降2.1%,市场活跃度在政策微调下有所回升。销售额方面实现27035亿元,降幅3.2%中住宅销售额占比超九成(达26489亿元),同比下降1.9%,表明价格端已现企稳迹象。

  三、去库存成效持续显现 去化周期进一步缩短

  截至4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降至78142万平方米,较3月末减少522万平方米。住宅类库存压力缓解尤为明显,单月减少455万平方米,占总降幅的87.2%。重点城市去化周期已回落至合理区间,三线城市仍面临一定消化压力,但整体呈现向好趋势。

  四、市场分化态势延续 需求释放存在结构性差异

  数据显示,东部地区销售回稳速度领先全国,而中西部三四线城市库存消化仍需时间。在价格维度上,核心城市高端住宅需求保持刚性支撑,而部分区域的改善型需求受信贷政策影响出现阶段性观望。这种分化格局既反映了市场调整深度,也为后续精准施策提供了方向。

  当前房地产市场正处于筑底修复的关键阶段:开发投资虽持续收缩但降幅趋缓,销售市场边际改善动能增强,库存去化取得实质性进展。这些变化表明,在"房住不炒"基调下,行业正逐步形成新的供需平衡机制。随着政策效应的进一步释放和市场信心的恢复,预计下半年将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但区域分化与结构性调整仍将持续考验市场主体的适应能力。

热门推荐

房地产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