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5月15日,在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现场,一场聚焦海洋经济发展的重大签约仪式拉开帷幕。深圳市相关部门与多家龙头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全国第4个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通过整合港口资源、科技赋能和全产业链布局,深圳正以盐田区为核心引擎,加速构建全球领先的远洋渔业综合服务体系。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渔业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深圳市海洋发展局与盐田区政府联合多家行业领军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锚定"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协议明确将围绕海洋新质生产力培育,重点推进深圳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等重大项目落地。以盐田港及后方陆域为核心承载区,通过科技赋能传统渔业转型升级,推动智能装备制造、深远海养殖、水产品跨境交易等关键领域协同发展。此次签约涵盖远洋渔业全产业链布局,为深圳市打造万亿级海洋产业集群注入新动能。
在同期举行的专项签约仪式上,沙头角商业外贸公司与多家投资机构完成战略签约,同步迎来首批5家核心企业入驻。这些企业包括专注全球水产品贸易的澳鲜渔业、深耕海洋食品深加工的广东连深公司等,其业务覆盖远洋捕捞、冷链物流、精深加工及消费终端全链条。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基地将形成"研发生产交易体验"四位一体的产业生态体系。
深圳国家远洋渔业基地选址盐田港,规划面积超百万平方米,定位为集智能装备研发、种苗培育、精深加工、跨境贸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该项目参照悉尼鱼市场和日本丰州市场的运营模式,在数字化管理、冷链物流、消费体验等方面实现创新突破。预计建成后年处理水产品能力达50万吨,年产值将超百亿元。
依托深圳科技创新优势,基地将重点发展深远海养殖装备研发、海洋生物技术应用等前沿领域。通过建设智慧渔业大数据平台和冷链物流中心,实现从远洋捕捞到终端消费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在金融支持方面,引入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为中小渔企提供全周期资金解决方案,有效破解行业融资难题。
此次签约标志着深圳国家远洋渔业基地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综合性远洋渔业服务平台,该项目不仅填补了华南地区高端水产品交易市场的空白,更将推动我国远洋渔业从传统捕捞向高附加值产业链延伸。随着盐田区港口资源与海洋科技的深度融合,这座"海上粮仓"有望成为连接全球海洋经济的重要枢纽,为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