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4月17日,国联水产宣布终止益阳食品深加工扩建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这一决策标志着水产加工行业在预制菜赛道进入深度调整期,企业正逐步告别早期的粗放式增长模式。面对市场环境变化与行业竞争格局重构,水产企业需以供应链效率为核心,在成本控制、产品创新和渠道深耕中建立差异化优势。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水产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指出,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在2024年突破5000亿元,但行业集中度极低(CR5不足10%),大量中小企业因同质化竞争陷入亏损困境。水产品价格跌至周期底部,虾类、鱼类原料价格同比降幅超30%,进一步加剧了企业存货减值压力。在此背景下,单纯扩大产能已无法抵御市场波动风险,行业竞争焦点正从"产能竞赛"转向供应链管理能力的比拼。
国联水产终止募投项目并非消极防御,而是将资源集中于其全球供应链优势。通过覆盖25个国家的采购网络(包括厄瓜多尔、沙特等核心产区),公司建立了稳定的原料供应体系,并独家代理多个高端水产品牌。这种"买全球"战略有效降低了原料价格波动风险,同时保障了产品品质与交付效率。相较新建产能可能带来的沉没成本,企业更倾向将资金投入大单品开发和渠道下沉:目前其已形成5款亿元级单品(如面包虾、调味小龙虾),并推出"321大单品策略"聚焦核心产品线。
水产加工企业的竞争力正从制造能力转向全产业链整合。国联水产通过液氮速冻技术提升锁鲜水平,同时研发免浆黑鱼片等减少餐饮预处理环节的产品,精准满足B端客户需求。在渠道端,公司组建专门团队推进县域市场覆盖,并与盒马、良之隆等头部平台建立战略协同,构建从原料到零售的闭环生态。广东省对预制菜产业最高5000万元专项补贴政策的加持,进一步强化了其资源整合能力。
尽管当前水产价格处于4年周期底部(预计2024年触底回升),但国联水产通过收缩产能投资储备现金流,为后续市场回暖预留战略主动权。数据显示,预制菜市场需求仍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到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在餐饮连锁化、家庭便捷化的长期趋势下,具备供应链柔性管理能力与技术壁垒的企业将占据先机。
总结:水产加工行业的竞争逻辑正在经历根本性变革。当行业从"跑马圈地"转向"效率制胜"时,企业需要以全球供应链为根基,在产品创新、成本控制和渠道深耕中构筑护城河。国联水产的战略调整表明,唯有将资源投入核心能力的锻造,才能在预制菜赛道的淘汰赛中持续领跑。未来市场格局的重塑,终将由那些能精准平衡扩张节奏与效率提升的企业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