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总标题:肺炎疫苗市场剧烈震荡下的产业重构)
近年来,全球公共卫生体系加速改革推动疫苗接种覆盖率提升,我国二类疫苗领域正经历前所未有的价格变革。2024年江苏省的采购结果显示,某款肺炎疫苗中标价较此前暴跌87.5%,这一事件不仅引发行业震动,更暴露出疫苗企业面临的生存挑战与转型压力。
5月12日江苏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布的采购结果中,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中标价格仅25元/支,较此前约200元的市场均价暴跌近九成。北京科兴生物与玉溪沃森生物分别以该价格获得6万支和2.94万支订单,创下我国政府采购史上同类产品最低价记录。此次降价幅度远超行业预期——智飞生物2023年将同类型疫苗从298元降至209元后,全年批签发量仍仅45万支,市场反响平淡。
为提升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率(如广州市接种率不足15%),多地政府近年将此类二类疫苗纳入免费接种项目。政府采购通过大幅放量换取低价,深圳45元/支、广州55元/支的中标价已成市场风向标。此次江苏25元/支的新低报价,标志着行业价格体系被彻底重构。据业内人士分析,在国家加大公共卫生投入背景下,未来将有更多二类疫苗纳入免费接种范围,持续压低市场价格中枢。
价格战背后是全行业的生存困境:2024年23价肺炎疫苗批签发量同比下滑34%,默沙东、康泰生物子公司民海生物等龙头企业销量均大幅缩水;沃森生物整体产品销量减少20.21%,智飞生物更在2025年一季度陷入亏损。数据显示,多家企业通过降价策略争夺市场(如成都生物将吉林地区售价从209元降至180元),但并未带来预期的销量增长,反而导致行业平均净利润同比下滑超30%。
国家卫健委近期明确表态,未来将动态调整免疫规划策略,逐步将必要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体系。尽管肺炎疫苗可能因此提升需求量,但价格中枢下移趋势已不可逆。企业竞争正从单纯的价格比拼转向综合能力较量——智飞生物因代理产品市场份额下滑且自研进展缓慢陷入困境;科兴、沃森虽通过低价抢占政府采购订单,但长期依赖成本优势难以持续。行业分析师指出,未来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如单条产线年产能超千万支)、拥有创新管线布局(如研发肺炎结合疫苗)的企业将占据竞争优势。
结语:重构产业价值链是破局关键
从200元到25元的断崖式下跌,本质是政策导向与市场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需在成本控制、技术创新和多元化布局间寻找平衡点——或是通过工艺优化实现降本增效,或是加速研发新型疫苗产品线。唯有真正提升产业附加值,才能摆脱"以价换量"的恶性循环,在行业洗牌中确立可持续竞争优势。这场价格革命不仅是对企业的生存考验,更将推动我国疫苗产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