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加速之际,日本车企日产汽车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2024财年财报显示其净亏损达6708亿日元(约合326亿元),创下自2000财年以来最差业绩表现,销量、营收及利润率全面承压,战略重组与成本控制成为企业存续的关键命题。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汽车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指出,日产汽车2024财年全球销量同比下滑2.8%至334.6万辆,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更是腰斩至约69万辆。净销售额为12.6万亿日元,同比下降0.4%,营业利润骤降至698亿日元,利润率仅剩0.6%的历史冰点。亏损主因包括北美、欧洲等地的资产减值损失4670亿日元,以及主要市场销量疲软导致的收入缩水。企业同时面临产品迭代滞后与新能源转型迟缓的双重挑战,在中国等关键市场被本土品牌加速抢占份额。
"降本增效"成为日产复苏的核心策略。公司计划在2027财年前通过关停全球7家工厂、裁员2万人,实现固定及变动成本节省5000亿日元,并将汽车平台数量从13个精简至7个。在中国市场,经销商终端让利力度持续加大,部分车型优惠幅度达6万元,试图以价格战缓解库存压力。管理层明确表示,现有收入水平已难以覆盖运营成本,必须通过结构性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
日产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明显落后于行业趋势,其中国战略虽规划到2027年推出10款新能源车型,但当前产品矩阵仍以燃油车为主。同时,在战略合作层面遭遇阻力——尽管公司声称将继续推进与本田的技术协同,但双方就电动化合作的谈判已陷入停滞。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凸显了企业转型路径选择的迫切性。
未来三年被视作日产能否扭转颓势的关键阶段。管理层提出"Re:Nissan"计划,强调将资源集中于北美、中国等核心市场,并通过平台整合降低研发成本。但要突破当前困境仍需解决两大难题:一是如何在价格战中保持品牌价值;二是加速电动化技术迭代以重获消费者信任。
总结
日产汽车的2024财年财报折射出传统车企转型阵痛的真实图景。从财务亏损到战略收缩,从成本控制到市场争夺,每个环节都考验着企业的决策韧性与执行效率。能否在3年内完成产品线重构、实现电动化突围,并在全球竞争中重获优势,将成为判断这家百年企业是否能跨越行业剧变生死线的关键指标。当前的巨额亏损不仅是财务报表上的数字警示,更是倒逼其彻底革新经营模式的生存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