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国标进入公开征求意见阶段,中国车市将迎来一场关于主动安全的变革。这项将AEBS从推荐转为强制安装的规定,不仅覆盖M1类乘用车,更首次扩展至N1类载货汽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安全标准正式迈入新纪元。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汽车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6月前完成的国标修订将彻底改变市场规则——所有轻型汽车必须配备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对比现行GB/T 399012021标准,新要求不仅扩大适用范围至货运车辆,还新增了对行人、自行车及两轮摩托车等弱势交通参与者的识别考核,并引入仿真测试项目。值得关注的是,交通运输部已先行在营运车辆领域实施AEBS强制装配政策,要求客货车、危险品运输车等特定车型必须满足技术规范。
作为主动安全的核心模块,AEBS通过感知决策执行三大系统实现紧急制动,在避免驾驶员失误引发碰撞中发挥关键作用。国际数据显示,该系统可使追尾事故减少38%,致命车祸降低20%25%。欧美日等国家已形成强制安装共识:欧盟自2022年全面覆盖乘用车,美国要求2029年前全车型标配,日本则从2021年起将AEBS纳入新车准入标准。
当前我国AEBS渗透率呈现显著分层特征。统计显示,2024年前8个月整体渗透率为60%,但价格敏感的入门级市场存在明显短板——8万元以下车型装配率仅2.6%,而高端32万元以上车型已超93%。这种"哑铃型"分布意味着政策落地后,将有数百万辆经济型车辆面临系统加装需求。特别是货运领域,新规首次纳入N1类载货汽车,填补了此前的监管空白。
AEBS强制化将直接利好感知层、决策层与执行层三大环节企业。以2024年数据为例,某智能驾驶龙头企业相关产品营收已达14.08亿元并持续增长;线控制动供应商已开发出可适配多场景的IBS系统;视觉解决方案商则完成AEBS功能实车测试。从传感器到制动执行机构,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均面临技术升级与市场扩容双重机遇。
随着强制标准实施倒计时开启,中国将加速实现与国际主流汽车安全标准接轨。对于消费者而言,无论是家庭用车还是物流运输都将获得更可靠的防护;对产业而言,AEBS的普及既是合规要求,更是迈向高阶智驾的关键一步。当政策红利转化为技术竞争力,中国汽车工业将在安全领域树立新的全球坐标。
总结:此次AEBS强制化不仅是技术标准的提升,更是汽车安全从"被动防御"向"主动干预"的里程碑式跨越。覆盖全车系、强化弱势群体保护的新规范,不仅将重塑市场产品结构,更将推动产业链在技术研发与成本控制上实现突破性进展。随着2025年政策落地节点临近,中国车市的安全升级浪潮已不可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