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广州市近日联合金融监管部门推出《关于促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通过十二项具体任务构建多层次、可持续的养老金融服务生态。该政策聚焦扩大企业年金覆盖范围、深化保险产品创新、强化产业融资支持等核心领域,旨在提升养老保障水平并激发市场活力。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养老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政策明确将探索企业年金制度创新发展模式,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加快建立补充养老保险计划。通过优化金融机构服务流程,未来将逐步扩大企业年金覆盖范围,助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针对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热、缴存冷"现象,支持金融机构与参保人协商后开展默认投资服务,根据年龄阶段和风险偏好自动匹配组合产品,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在保险产品创新方面,政策提出建立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与政策性长护险的协同发展机制,推动居家、社区及机构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同时完善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鼓励开发适配健康风险特征的专属保险产品。特别要求推进养老机构责任保险全覆盖,将家庭养老床位和上门服务纳入综合责任保险保障范围,并试点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
为促进银发经济发展,政策引导金融机构设立专业部门或专营机构,通过信贷倾斜、投贷联动等方式加大养老产业融资支持力度。鼓励资本实力雄厚的保险公司参与养老产业链投资,稳健布局养老社区、康复医院等实体项目,构建"保险+养老+医疗"服务闭环。目前已有多个市场主体在广州试点建设医养结合型养老综合体。
通过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强化监管协调,确保各项金融创新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稳步推进。同步加强投资者教育和产品信息披露,提升公众对养老金融产品的认知度与参与意愿。数据显示,广州市已先行开展"银龄安康"意外险、长期护理保险等民生工程,并率先启动人寿保险转换长护险试点。
该政策体系通过制度创新和资源整合,不仅为老年人提供全周期的金融服务支持,更将推动金融机构深度参与养老产业价值链重构。随着企业年金扩面、商业养老保险升级及养老社区建设加速,广州市正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养老金融发展新格局,为全国探索可持续的老龄化应对路径贡献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