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5月13日,第九届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教育部长会议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成功召开。来自中国、白俄罗斯、伊朗、哈萨克斯坦等多国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携手教育合作、促进包容互鉴”的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推动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此次会议通过多项重要文件并成立新机构,在数字教育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为构建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能。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教育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指出,会议强调,各成员国应以开放共享理念加强教育协作,聚焦人才培养与资源共享两大核心目标。中方代表在发言中指出,中国始终秉持教育对外开放原则,愿通过经验共享和技术支持,助力区域教育现代化进程。这一倡议得到与会各方积极响应,为后续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议审议通过了《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大学协调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纪要》《数字教育发展计划》等四项重要文件,并签署联合公报。其中,《乌鲁木齐倡议》明确提出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鼓励高校间开展学分互认和科研攻关;而《数字教育发展计划》则聚焦技术赋能教学、虚拟实验室共建等内容,为应对数字化转型挑战提供行动指南。
会议期间揭牌的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数字教育联盟与中国—上合组织博士生培养创新中心备受关注。前者旨在搭建跨国数字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推动慕课建设与人工智能教学应用;后者则致力于吸引顶尖学者开展联合研究,并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跨文化培养机会。这些举措标志着区域教育合作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高端化方向升级。
在闭幕环节,各方一致同意由白俄罗斯主办第十届教育部长会议。此次会议的成果清单包括12项具体行动方案,涵盖职业教育、语言互通和绿色校园建设等领域。与会代表普遍认为,通过持续深化政策协同与创新实践,上合组织成员国将共同培育更具包容性和韧性的区域教育生态。
本次会议不仅巩固了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教育治理中的独特地位,更以务实举措回应了成员国对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求。随着数字联盟和博士培养中心等新平台落地,未来区域间的人才流动、技术研发与文化互鉴将迈入快车道,为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提供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