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本周工业硅市场呈现供需双侧动态调整的态势,现货价格出现小幅回落。尽管三大主要消费领域需求有所回暖迹象,但终端采购节奏放缓导致交易活跃度不足,产业链各环节正经历微妙的平衡过程。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工业硅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当前国内工业硅生产格局保持基本平稳。南方产区开工率环比提升约3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部分中小型企业的产能释放;北方地区则呈现差异化表现,仅个别大型企业因设备检修临时性减产23台电炉,行业平均运行强度未发生显著波动。据监测数据显示,全产业周度产量较上周小幅增加0.8%,但尚未形成明显的供应压力。
有机硅产业链率先释放回暖信号,部分单体厂完成装置检修后产能利用率恢复至9成水平,带动工业硅采购量环比增长约5%。多晶硅环节保持生产稳定,主流企业维持满产状态,周均耗用量与前期基本持平。铝合金领域则延续按需补库策略,终端消费电子和汽车行业的阶段性需求支撑着基础采购规模。综合测算显示,三大下游整体需求较上周增加2.3%,但增量主要集中在有机硅板块。
在供应端压力相对温和的背景下,不同产品线价格走势呈现明显差异。有机硅DMC现货报价维持在1580016200元/吨区间窄幅震荡,下游胶类制品企业多持谨慎态度,导致实际成交规模不及预期水平。相比之下,多晶硅环节的价格波动更为显著,单晶用料价格周环比下跌3.2%,传导效应开始向产业链上游显现。
尽管产业数据显示供需两端均出现边际改善迹象,但现货交易活跃度未达预期值。主要贸易商周度成交量较月初下降约15%,反映出下游采购方普遍采取观望策略。这种现象在有机硅和多晶硅领域尤为突出,市场参与者仍在等待第三季度消费旺季的确认信号。
总结来看,当前工业硅市场正处于供需再平衡的关键阶段。供应端维持低波动性状态为价格稳定提供了基础支撑,而需求端呈现的结构性复苏则预示着未来增长潜力。终端消费市场的观望情绪短期内可能持续压制交易活跃度,但三大主要应用领域的稳健发展仍构成行业向好的基本面支撑。预计后续市场价格将保持区间震荡态势,等待更多宏观政策和产业数据的指引以形成明确方向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