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全球战略矿产资源的战略价值持续攀升,其供应链安全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对关键矿产的出口管理,通过完善法规体系、强化执法手段,有效维护了产业安全与国际竞争力。近期针对战略矿产走私问题的新一轮专项行动,再次展现了我国保障资源主权的决心。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矿产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指出,自实施部分战略矿产出口管制以来,发现境外实体与境内人员勾结,通过伪报品名、夹藏运输及第三国转口等手段规避监管。为遏制此类行为,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于5月9日在深圳召开现场会,并部署专项打击行动。会议强调,将针对走私网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关联实体开展全链条打击,重点整治口岸查验中的违规操作,确保战略资源合法有序流动。
专项行动明确了商务部、公安部、海关总署等多部门职责分工:商务部负责政策指导与法规完善;公安部牵头侦办走私犯罪案件;海关总署强化口岸拦截能力;国家邮政局则加强寄递渠道监控。各部门需建立情报共享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和联合执法行动,深挖跨境走私网络的资金链、信息流和技术支撑。近期已启动跨区域联合稽查,重点查处利用虚假贸易单据、伪装包装及“蚂蚁搬家”式偷运等违法行为。
各相关部门即刻展开高频次专项检查,对伪报瞒报、夹藏走私等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5月起,海关针对高风险航线和企业开展重点稽查,已查处多起利用集装箱夹层、快递包裹伪装运输的案件,并通过技术手段提升X光机判图准确率。国家邮政局同步升级智能验视系统,对可疑包裹实施定向拦截。专项行动还注重源头治理,要求矿产出口企业定期提交合规承诺书,违规主体将面临资质吊销和刑事追责。
此次专项行动的全面部署与高效执行,彰显了我国对战略矿产资源安全的高度关注。通过强化出口管制、深化多部门协作、精准打击违法行为,不仅有效遏制了非法外流风险,更巩固了国家在关键矿产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未来将持续完善监管体系,运用科技手段提升执法精度,并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联合治理,为保障产业链安全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