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作为长三角经济核心区,上海正通过强化能源供应链韧性应对发展需求。在国际能源市场波动加剧背景下,煤炭保供与新能源布局成为城市能源安全的关键支撑。近日绿地集团与中国中煤的战略升级,不仅将年度煤炭保供规模翻倍至千万吨级,更开启了储运、物流、绿色电力等多领域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能源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面对年均4200万吨的煤炭消费量和国际油气市场的不确定性,上海持续优化能源结构。此次绿地与中煤合作规模从500万吨增至1000万吨,标志着双方在保障基础能源供给上的深度绑定。通过整合全国唯一全产业链央企的资源网络与绿地港口储备、自营船队等物流优势,煤炭供应链的稳定性得到显著增强。这种战略协同有效缓解了城市能源采购渠道分散、应急响应不足等问题。
在运输环节创新上,绿地通过港口仓储基地建设和自主运营船队,实现了"随到随装随运"的高效调度模式。此次合作进一步明确将形成千万吨级储运配送体系,重点强化长三角区域物流节点布局。数据显示,绿地能源产业今年煤炭销量同比增长超五成,印证了其供应链优化带来的市场响应能力提升。
双方战略合作不仅聚焦传统能源保供,在新能源领域也迈出实质性步伐。计划在绿色电力消纳、储能系统建设及售电服务等方面展开合作,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解决方案。基建领域的存量土地资源开发与绿色金融创新,则为新能源项目落地提供了空间载体和资金保障。
通过成立合资公司搭建资本纽带,双方将打通从煤炭开采到终端配送的完整链条。这种纵向整合模式可有效降低中间环节成本,提升资源调配效率。在国际能源价格剧烈波动时,一体化服务链能更好平衡市场供需关系,为城市能源安全提供多重保障。
此次战略合作标志着上海在构建多元能源体系上迈出关键一步。通过强化传统能源保供能力与加速新能源布局双轮驱动,不仅夯实了长三角区域的能源安全基础,更为全国超大城市能源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模板。随着储运网络完善和绿色转型深化,这种协同模式将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