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作为我国西南地区曾经的龙头房企,金科股份在经历债务危机后通过司法重整程序实现涅槃。其1470亿元规模的债务重组不仅创下行业纪录,更成为首个完成重整流程的全国性上市房企,为困境房企提供了法治化、市场化解决方案的重要范本。从2022年美元债违约到2025年重整计划通过,金科股份在三年间逐步探索出一条"战略引资+业务转型"并行的重生路径,其经验对行业风险化解具有显著示范意义。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截至2025年5月,金科股份及其子公司重庆金科的破产重整计划草案在第二次债权人会议中获得关键性进展。普通债权组经再次投票后以67.3%同意率通过方案,叠加其他组别100%及98.2%的高支持率,标志着涉及8400余家债权人、规模达1470亿元的债务重组取得实质性突破。重庆五中院同步裁定批准重整计划,正式开启执行阶段。这一进程历时两年多,从战略投资人遴选到方案协商均体现了司法程序与市场化机制的有效结合。
上海品器联合体、中国长城资产及四川发展证券基金组成的产业投资方,通过现金增资和债务重组方式为金科注入流动性。根据重整方案,投资人将获得公司控制权,并推动建立现代化治理体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战略投资者不仅提供资金支持,更深度参与企业经营决策,计划引入市场化激励机制,旨在重构风险管控体系并提升运营效率。
重整后金科将实施四大业务板块重组:投资管理强化项目筛选能力,开发服务优化工程交付质量,运营管理提升存量资产效益,特殊资产管理加速非核心资产处置。通过剥离低效资产并集中资源于高回报领域,企业目标转向"强盈利、高周转"的不动产综合运营商定位。这种转型策略既符合行业趋势,也回应了债权人对偿债能力恢复的核心诉求。
作为房地产行业最大重整案例,金科股份通过司法程序化解系统性风险的过程具有多重示范效应。其成功验证了"债务重组+战略引资+业务重构"的可行性路径,既保障债权人权益又保留企业经营主体资格。未来随着重整计划落地执行,金科需在资产处置、融资恢复和市场信心重建方面持续发力。这一案例为行业出清提供了可复制样本,同时表明法治化手段是房企化解债务危机的关键支撑。
总结
从暴雷到重生,金科股份的司法重整历程折射出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期的风险应对逻辑。通过1470亿元债务重组与战略投资者资源注入的协同效应,企业不仅实现了法律意义上的存续,更在业务架构层面完成转型布局。这一案例既彰显了市场机制对困境企业的修复能力,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法治化风险处置的有效参考,标志着行业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迈出了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