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4年5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在京召开首次全体会议,正式启动本年度食品安全领域重点监督工作。此次行动聚焦法律实施成效与风险防控短板,旨在通过强化法治保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食品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可行性评估报告》指出,本次执法检查被定位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重要论述的具体实践,要求全面对标党中央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会议强调,必须将“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贯穿法律实施全过程,通过系统性监督倒逼责任落实。数据显示,我国近年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已覆盖98%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域,但基层执法能力不足与新兴业态监管空白等问题仍需突破。
会议明确指出,本次检查将重点排查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餐饮服务等全链条的法律执行漏洞。特别针对网络订餐、预制菜等新业态存在的标准滞后、跨域监管衔接不畅问题,要求建立风险预警与快速处置机制。同时强调要强化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通过信用惩戒、行刑衔接等手段提升违法成本。
检查组提出要推动食品安全治理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转型,重点包括:完善国家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建设,实现"阳光工厂""透明厨房"覆盖率年内再提高15%;加强风险分级管理,将80%以上高风险企业纳入动态监控范围。通过专项执法倒逼监管部门提升专业能力与协同效能,形成跨部门数据共享、联合惩戒的治理闭环。
本次会议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通过法律实施监督推动构建"党政同责、行业自律、社会共治"的新格局。未来三个月内,检查组将分赴多地开展实地督查,最终形成的报告将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重要依据。此次行动不仅彰显了国家守护14亿人餐桌安全的决心,更为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制度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