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全球数字化浪潮的加速推进,轻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迎来转型升级的关键机遇。近日,相关部门联合发布了《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明确了轻工业数字化转型的两步走目标,并部署了四大行动和15项具体措施,旨在推动轻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这一方案的实施,将为轻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产业链协同创新,满足消费市场多元化需求。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轻工行业市场供需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研究分析报告》指出,当前,我国轻工业的数字化转型仍存在不均衡现象,部分企业仅停留在数字化工具的初步应用阶段,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也面临挑战。为此,《实施方案》提出“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行动”,重点聚焦数据要素价值的释放、先进技术的研发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部署以及人工智能的深化应用。通过分行业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工程,轻工业将实现从单一企业到全产业链的智能化协同,推动数字化转型向纵深发展。到2027年,重点轻工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将达到9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将达到75%,为行业整体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我国轻工业长期面临“大而不强”的问题,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制约了行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实施方案》通过“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应用行动”,从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能力提升、服务化延伸模式拓展三个方面,推动轻工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供给端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还能更好地满足消费市场对多元化、高品质产品的需求,为轻工业开辟新的增长空间。
轻工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企业个体的进步,更是整个产业的深层次变革。《实施方案》围绕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的中长期目标,部署了“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通过深化新型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应用、推动跨品牌互联互通、建设高端化产业园区、支持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梯次数字化转型以及打造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轻工业将全方位提升核心竞争力。到2030年,规模以上轻工企业将普遍完成数字化改造,形成“智改数转网联”的数字生态,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将显著提升。
在我国70余万家轻工业企业中,90%以上为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普遍面临方向不明确、路径不清晰、方案不完善等难题。《实施方案》通过“夯实基础支撑行动”,从强化标准引领、加强质量支撑、选树典型标杆、培育创新载体、壮大服务队伍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同时,分行业开展标准研制工程及解决方案研发推广工程,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标准和方案,助力其突破“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瓶颈,实现数字化转型的稳步推进。
总结
《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的发布,为轻工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和有力的支持。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赋能、新模式新业态的创新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以及基础支撑的夯实,轻工业将逐步实现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到2027年,重点轻工企业将实现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9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75%的目标,并打造100个典型场景和培育60家标杆企业。到2030年,规模以上轻工企业将普遍完成数字化改造,形成“智改数转网联”的数字生态,为轻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