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其他 资讯详情
智慧养老:科技赋能下的银发经济新机遇
 养老 2025-05-08 06:22:42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在这一背景下,智慧养老产业应运而生,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为老年人提供更加精准、便捷的养老服务。当前,我国智慧养老产业已从概念探索阶段迈入规模化落地阶段,在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政策引领:构建智慧养老产业生态体系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养老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需要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路径和重点任务。完善行业标准体系,统一养老服务数据标准、接口标准、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打破信息壁垒。优化财税支持政策,对智慧养老产品研发、应用推广给予税收优惠,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示范项目建设。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开发专项信贷产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养老项目建设。支持产业园区建设,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发挥产业链协同优势,形成规模效应。

  二、技术驱动:提升智慧养老产品供给质量

  智慧养老相关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强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在养老领域的深度应用。转变研发理念,探索"老年人参与式设计",深入了解老年群体的生活需要、心理需求、文化需求和使用习惯,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和适配性。围绕老年人健康监测、安全保障、日常照料等多元需求,重点开发智能穿戴设备、远程健康监测系统、智能家居辅助设备等。加强产业链合作和跨行业协作,推动医疗、康复、护理、生活服务等要素整合,构建全方位的智慧养老服务链。

  三、服务创新:打造智慧养老示范标杆

  各地在智慧养老实践中涌现出诸多创新模式。例如,上海市全面推行"为老服务一键通",从"医、食、住、行、康、养、护、询"八方面提供个性化养老服务,并明确到2025年,将打造100个智慧养老院、1000个数字化社区养老服务场所,培育一批智慧养老应用示范基地、示范社区和示范品牌。江苏省积极推进智慧养老服务生态系统建设,有的城市创立居家社区养老服务"1+2+N"模式,通过智慧平台运营服务监管,开展线下养老服务,实现"线上线下"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联动。

  四、数字包容:营造智慧养老友好环境

  针对老年人数字素养相对较低的问题,需要开展分层分类的数字技能培训,提高老年人对智能设备的接受度和使用能力。强化智慧养老产品适老化改造,在开发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老年人生理特点和使用习惯,降低使用门槛。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并行,避免老年人在智能化浪潮中掉队。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加强老年人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保护,增强其对智慧养老服务的信任度。

  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既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服务优化和数字包容等多维度发力,智慧养老产业必将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养老服务,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民生目标。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养老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