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随着全球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机出口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特别是今年1至2月,浙江省作为农机出口大省,农业机械出口额达到28亿元,同比增长33.7%,成为行业发展的亮点。国内农机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个性化定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农机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浙江省在农机出口领域表现尤为突出,今年前两个月出口额达28亿元,同比增长33.7%。这一成绩得益于当地企业深耕海外市场,针对不同地区的需求提供高性价比的农机产品。例如,非洲市场对价格实惠、性能稳定的农机需求旺盛,浙江企业通过研发适应性强的产品,成功打开了这一市场。
国内农机企业通过个性化定制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求,成为拓展海外市场的关键策略。部分企业针对特定地区的农业环境,研发了适应性强的农机产品,赢得了广泛认可。同时,智能化农机设备的崛起也为行业注入了新活力。通过不断创新,智能化农机在性能上实现了显著提升,成功进军欧美等高端市场。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服务举措,为农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持。例如,建设中非农业科创园,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的平台。这些政策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也为我国农机行业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农业机械相关企业超过249.8万家。其中,2025年截至目前新增注册相关企业约15.8万余家。从区域分布来看,山东省以超过25.8万家的农业机械相关企业数量位居首位,占全国企业总数的10.34%。安徽省、河南省、吉林省和河北省紧随其后,分别为16.6万余家、14.6万余家、13.5万余家和12.8万余家。此外,涉及司法案件的农业机械相关企业约占总数的2.42%。
我国农机出口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浙江省的亮眼表现、企业的个性化定制与智能化创新、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企业数量的持续增长,共同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未来,随着全球农业现代化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农机企业有望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