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春耕开耕仪式上,数台大型农机协同作业,耕地、整地、施肥、播种等环节一气呵成,展现了高原农业机械化的高效与便捷。近年来,甘孜州通过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推动农机在高原地区的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截至2024年,甘孜州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63%,其中甘孜县更是达到74.21%,远超全省59.57%的平均水平。这一成就的背后,是甘孜州在农机引进、推广和适应性改造方面的持续努力。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农机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甘孜州通过实施农机购置和报废补贴政策,有效推动了农机的更新换代。2024年,全州共补贴机具845台套,报废机具704台套,引入了植保无人机、车载导航监测系统、自走式喷灌机等新型机具。这些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降低了劳动强度。例如,在甘孜县,青稞种植已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农户通过更换大马力拖拉机,进一步提升了耕地效率。
甘孜州地貌复杂,耕地分散且交通不便,这给农机推广带来了挑战。为此,甘孜州积极开展农机适应性改造,通过科研创新解决高原耕作中的实际问题。例如,针对耕地中石块较多的问题,甘孜州引进了捡石机,并推广“宜机改造”项目,通过土壤“去埂消坎”、修建地块进出坡道等措施,满足大中型农机作业需要。此外,甘孜州还改造了播种机的开沟器,使其间距可调,适应更多地块需求。
甘孜州北部耕地相对平坦集中,而东南部多为高山峡谷地貌,耕地碎片化严重,机械化率差距较大。针对这一特点,甘孜州开展了“小型机械试验示范”,结合不同地貌需求引进改造微型耕机等。目前,已制定乡城县正斗乡青稞种植小型机械化方案、雅江县马铃薯机械化方案等,推进东南部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这些措施有效提升了当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缩小了区域差距。
甘孜州在农机推广过程中,注重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合作社等形式,提升农机的使用效率和服务范围。例如,某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引进植保无人机、液压翻转犁、旋耕机等设备,将服务能力从1000多亩提升到10000余亩,实现了扭亏为盈。这一案例表明,因地制宜的农机推广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益,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甘孜州通过政策补贴、科研创新和因地制宜的推广策略,成功推动了农机在高原地区的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截至2024年,甘孜州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63%,其中甘孜县更是达到74.21%。未来,甘孜州将继续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农业机械化向智能化迈进,为高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