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医美护肤领域迎来了一场颠覆性的变革,重组胶原蛋白的迅猛发展正在重塑行业格局。从资本市场到消费市场,重组胶原蛋白的热度持续攀升,不仅催生了一批新晋企业,也让传统玻尿酸巨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这场“美丽之战”中,重组胶原蛋白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场景,正逐渐占据行业制高点。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胶原蛋白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重组胶原蛋白的造富神话正在上演。以锦波生物为例,其股价在2025年4月30日盘中一度攀升至442.00元/股,创下历史新高。从年初至今,锦波生物股价最大涨幅已超过100%,而其上市时的发行价仅为49元/股。股价的飙升也让企业创始人的财富水涨船高,2025年全球富豪榜显示,锦波生物创始人的身家达到约115亿元,较上年大幅上升。
另一家重组胶原蛋白巨头巨子生物同样表现亮眼,其创始人身家约315亿元,在全球富豪榜中排名大幅提升。相比之下,传统玻尿酸企业的创始人财富却出现下滑,华熙生物和爱美客的创始人身家分别降至约225亿元和220亿元,排名持续下降。这一财富格局的变化,折射出重组胶原蛋白在医美护肤领域的强势崛起。
重组胶原蛋白企业的业绩表现同样令人瞩目。2024年,巨子生物实现营收55.39亿元,同比增长57.17%;归母净利润20.62亿元,同比增长42.06%。其功能性护肤品板块贡献了43.02亿元的收入,成为主要增长引擎。
锦波生物则以惊人的毛利率成为行业焦点。2024年,其医疗器械板块毛利率高达95.03%,甚至超过了贵州茅台酒94.06%的毛利率。全年营收14.43亿元,同比增长84.92%;归母净利润7.32亿元,同比增长144.27%。这一业绩表现让锦波生物成为“医美茅”的有力竞争者。
然而,并非所有重组胶原蛋白企业都一帆风顺。创健医疗2024年营收仅2.882亿元,同比增长1.82%;归母净利润3382万元,同比下降50.84%。其重组胶原蛋白原料业务收入下滑26.23%,成为业绩拖累。这一分化表明,重组胶原蛋白行业虽前景广阔,但企业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重组胶原蛋白的崛起,正在对传统玻尿酸企业形成巨大冲击。2024年,华熙生物营收53.71亿元,同比下降11.61%;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降70.59%。爱美客虽实现营收30.26亿元,同比增长5.45%,但增速明显放缓。今年一季度,两家企业的业绩进一步下滑,华熙生物营收同比下降20.77%,爱美客营收同比下降17.90%。
相比之下,重组胶原蛋白企业仍在高速增长。锦波生物2025年一季度营收3.665亿元,同比增长62.51%;归母净利润1.685亿元,同比增长66.25%。巨子生物也在积极拓展医美注射领域,其注射用重组胶原蛋白填充剂产品已进入优先审批流程。一旦获批,巨子生物将与锦波生物在医美注射市场展开正面竞争。
面对行业竞争加剧,重组胶原蛋白企业纷纷寻找新的增长点。锦波生物在医美注射领域之外,积极拓展功能性护肤品和原料业务。2024年,其功能性护肤品和原料业务分别实现营收1.42亿元和0.46亿元,同比增长86.83%和89.07%。此外,锦波生物还推出了新产品“注射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凝胶”,进一步丰富产品线。
巨子生物则通过品牌推广和品类扩展,持续扩大市场份额。2024年,其功效性护肤品收入43.02亿元,同比增长62.52%。创健医疗也在发力重组胶原蛋白终端业务,2024年该项业务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29.95%。然而,其毛利率同比下降4.10%,表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仍面临挑战。
随着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出海成为重组胶原蛋白企业的重要战略方向。2024年,锦波生物的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皮下填充剂在越南获批,预计2025年将产生销售。巨子生物也在规划出海业务,其旗下品牌可复美已入驻香港万宁。创健医疗则与大昌华嘉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将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引入美国市场。
传统玻尿酸企业同样在加速全球化布局。华熙生物通过“品牌出海+技术出海”策略,在东南亚、中东、欧盟等区域拓展业务。2024年,其境外收入8.89亿元,其中原料业务贡献超过6亿元。爱美客则通过跨境并购,拟以1.90亿美元收购韩国医美公司REGEN,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重组胶原蛋白的崛起,正在改写医美护肤行业的竞争格局。从资本市场到消费市场,重组胶原蛋白企业展现出强大的增长潜力,而传统玻尿酸企业则面临业绩下滑的挑战。未来,随着企业加速多元化布局和全球化拓展,重组胶原蛋白与玻尿酸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在这场“美丽之战”中,谁能笑到最后,仍需时间检验。但可以肯定的是,重组胶原蛋白的崛起,已为医美护肤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