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今年一季度,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尤其是养老金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备受关注。截至3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71亿人、2.44亿人和2.97亿人,较去年同期均有明显增长。与此同时,社会保险基金运行总体平稳,累计结余达9.6万亿元。在这一背景下,相关部门正积极推进养老金制度的深化改革,特别是提前领取个人养老金的相关办法即将制定,为参保人提供更多灵活性。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养老金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指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在一季度扎实推进,全国统筹调剂资金已拨付到位。这一举措有效平衡了地区间的基金收支压力,为养老金的可持续性提供了保障。此外,个人养老金制度从36个先行城市或地区扩大至全国范围实施,进一步拓宽了养老保障的覆盖面。截至3月底,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参保人数已超过1104万人,显示出社会保障体系对新业态从业人员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在未来的工作中,相关部门将继续深化养老金制度改革。首先,稳妥推进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并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确保改革平稳落地。其次,研究制定适应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业态从业人员特点的参保缴费办法,进一步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此外,提前领取个人养老金的相关办法也将出台,为参保人提供更多选择。同时,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为新就业形态人员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在待遇调整方面,今年将扎实做好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调整工作,重点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也将进行调整,各地将结合实际提高本地基础养老金标准,确保城乡居民养老待遇稳步提升。
为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长期可持续性,相关部门将继续开展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全面优化基金监督管理。同时,鼓励各地适当扩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通过多元化投资策略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为未来养老金支付提供更坚实的资金保障。
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将进一步深化,外国人工作许可证与社会保障卡的融合集成工作也将持续推进。此外,电子社保卡APP的相关功能将不断完善,为参保人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体验。
总体来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在一季度取得了显著进展,养老金制度改革、失业保险待遇发放、基金保值增值等方面均展现出积极成效。未来,随着提前领取个人养老金相关办法的出台以及各项改革措施的深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将更加完善,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全面、更灵活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