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粮油 资讯详情
粮油生产迎来新机遇,春耕春播助力丰收
 粮油 2025-04-28 16:46:22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四月春光的到来,全国各地的春耕春播工作进入了高峰期。北方冬小麦正进入孕穗抽穗阶段,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小麦开始扬花,西南地区的冬小麦已进入灌浆期,冬油菜也陆续成熟。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全国春播粮食进度已接近两成,略快于去年同期。今年夏收粮油生产形势总体向好,丰收的基础已经奠定,呈现出面积稳定、长势良好的特点。

  一、良田筑基,提升粮食生产基础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粮油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当地农民合作社采用“升级版”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模式进行春耕生产。通过建设万亩示范基地和智慧农业系统,实现了土地的精细化管理。遥感监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土壤墒情、虫情、苗情及产量估测,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

  在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已投入使用多种先进灌溉技术,包括固定式喷灌、伸缩式喷灌、滴灌等。农户通过手机即可实现千亩农田的“指尖管理”,节水效果显著,灌溉效率大幅提升。

  二、良种赋能,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良种是农业的“芯片”。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小麦、青稞、花椰菜等作物已完成种子采收。通过多年的南繁加代,当地已育成多个小麦和青稞品种,预计今年繁种量达6000斤原种。元谋县光热资源充沛,年均气温21.6℃,非常适合麦类和十字花科作物的种子繁育。全县制繁种面积达4.17万亩,种子年产量达405万公斤,年工厂化育苗能力突破12亿株,种业综合产值达12.3亿元。

  在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水稻种植基地采用了华南农业大学科研团队研发的丝苗香米新品种。通过改良种植技法,丝苗香米的香味指数显著提升,带动了628个农户规模化种植,预计今年收益达3000万元。

  三、良机提效,智能化农机助力高效生产

  智能化农机为农业生产按下了“高效键”。在山东莒县,无人驾驶拖拉机沿着预设路线行驶,实现了花生扶沟、覆膜等工序的“厘米级”精准操作。每公里偏差仅两公分,大大提高了出芽率。该合作社已配备11台无人机和4台无人驾驶拖拉机,每亩节约人工成本约100元。

  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植保无人机成为种粮户的新帮手。每小时作业50亩,4架无人机一天可完成2000亩的飞防任务。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飞防12.3万亩麦田,药剂用量减少30%,亩产增收100斤。

  四、良法增质,优良技术保障增产增效

  优良技术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动力。在湖南省南县麻河口镇,紫云英与肥用油菜交织,通过“绿肥还田+粪肥利用”模式,有效提升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旋耕机将鲜嫩的绿肥作物深翻入土,为早稻备好“营养餐”,取得了既有景观又有肥田的良好效果。

  在河南省,各地积极组织农业技术指导组深入田间地头,实地察看小麦苗情、墒情和病虫害情况。通过择机适时做好小麦赤霉病、条锈病和蚜虫等“两病一虫”预防工作,为今年夏粮的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总结

  今年春耕春播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稳步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齐发力,为粮油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提升耕地质量、推广优良品种、应用智能化农机和先进农业技术,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丰收在望。每一滴耕耘的汗水、每一粒希望的种子,必将在广袤田野上谱写新的丰收乐章。

热门推荐

粮油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