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能源 资讯详情
新疆储能技术革新助力新能源高效消纳
 储能 2025-04-24 06:19:35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规模的快速扩张,储能技术成为解决电力供需矛盾、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新疆作为我国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区域,正通过大规模建设新型储能项目,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和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从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到构网型储能技术的突破,新疆在储能领域的创新实践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新型储能电站实现“两充两放”,提升经济收益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储能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在新疆哈密十三间房风区,一座新型独立储能电站正在高效运行。该电站配备了27个储能单元,能够在用电低谷时段充电、高峰时段放电,实现每天“两充两放”的循环模式,转换效率接近90%。这种模式不仅有效消纳了新能源,还通过峰谷电价差增加了经济收益。截至2月底,新疆已建成超过200座新型储能电站,总装机规模达到977.7万千瓦/3266.3万千瓦时,为新能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储能技术破解新能源供需矛盾

  新疆新能源装机规模在去年底突破1亿千瓦,但其发电特性与电网负荷需求存在显著差异。新能源发电量在春秋季较高,而电网负荷高峰则集中在冬夏两季,这种供需错位给电力供应保障带来了挑战。新型储能技术的引入,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通过储能电站的调节作用,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得以平滑,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显著提升。

  三、构网型储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在哈密华润咸水泉风电储能电站,全球首个百兆瓦时级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电站的性能测试于去年5月30日顺利完成。该电站解决了大规模构网型储能电站多机并联运行的稳定性难题,并首次成功应用了构网型储能电站智能控制器。这一技术突破标志着新疆在储能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今年3月,克州300兆瓦/1200兆瓦时构网型独立储能项目已并网送电达4个月,通过先进的构网控制技术,有效平衡了电网功率,大幅提升了电网的调节能力。该项目一次性可充满120万千瓦时电,可保障约20万家庭6小时的晚高峰生活用电,每年可调节电量约3.84亿千瓦时。

  四、多样化储能技术推动能源转型

  新疆在2024年公布的新型储能项目清单中,涵盖了41项独立新型储能项目,包括磷酸铁锂、氢储、热储等多种类型。这些多样化的储能技术为能源领域提供了广泛的应用前景。2024年,新疆新型储能全年充电量达到44.8亿千瓦时,有效提升了新能源利用率3.6%。从规模化发展来看,2024年全年储能新增555.3万千瓦/1952.9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39%,显示出新疆在储能领域的强劲发展势头。

  新疆通过大规模建设新型储能项目,不仅解决了新能源供需错位的难题,还推动了能源结构优化和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从独立储能电站的“两充两放”模式到构网型储能技术的重大突破,新疆在储能领域的创新实践为全国能源转型提供了重要借鉴。未来,随着多样化储能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新疆将在新能源高效消纳和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储能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