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国内外糖市波动显著加剧,宏观政策与天气因素交织影响市场预期。在对等关税争议、巴西主产区干旱及中国产需缺口背景下,国际原糖价格经历剧烈回调后企稳,而国内郑糖受现货支撑相对抗跌。本文聚焦产业链核心矛盾,解析驱动白糖价格波动的核心逻辑及其未来趋势。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白糖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巴西24/25榨季甘蔗生长面临阶段性降水不足压力。主产区Ribeirao地区10月以来累计降水量较历史水平低7%,一季度降雨仅为常年70%,导致甘蔗植株高度可能受限,但四月后降水回归正常缓解市场担忧。预计新榨季巴西甘蔗压榨量将同比下降5%至5.9亿吨,糖醇比上调至4950%,对应产糖量约4000万吨。尽管ENSO中性预测降低极端天气概率,但单产波动仍为潜在风险点。
国际糖价受多重利空压制:对等关税引发的强美元预期导致雷亚尔贬值,叠加原油下跌削弱乙醇经济性,但甘蔗还原糖分仍是糖醇比核心变量。当前衰退担忧加剧资金避险情绪,原糖已跌破18美分关键支撑位,在榨季产能爬坡压力下或进一步探向17美分区间。
国内24/25榨季食糖产量预估1090万吨,消费量维持1580万吨高位,供需缺口扩大至490万吨。截至当前已完成约130万吨点价操作,但剩余300万吨缺口仍待通过配额外进口解决。现货市场产销区价差收窄反映终端需求回暖,周期性库存高峰提前消化为价格提供支撑。
政策端糖浆管控趋严加剧替代品短缺压力,国内期货价格向现货靠拢动能增强。然而巴西开榨前的进口成本存在不确定性,郑糖上行动能受限于外部市场波动。若原糖在1719美分区间企稳,配额外进口窗口或阶段性开启,届时将形成国内价格上方压制力量。
国际糖市呈现增产波动态势:巴西主产区产量韧性较强可能抑制价格上涨空间,而北半球下半年若气候转好将进一步强化供应端压力。中长期看,全球食糖市场将经历数次供需再平衡过程,每次价格下探都将促使中国缺口问题逐步缓解。
国内方面,进口成本修复仍是未来半年主线逻辑。随着巴西产情明朗化,郑糖与配额外进口利润的联动性增强,现货坚挺与期货升水结构或延续至榨季末期。在没有极端天气扰动的前提下,国际糖价中枢将围绕生产成本区间波动,中国缺口填补进度则成为国内市场的核心定价锚点。
总结:当前白糖市场处于政策博弈、天气风险与供需错配的多维交织状态。短期原糖面临巴西增产压力测试,郑糖则依托现货支撑维持相对强势;中期需关注北半球产量兑现情况及进口成本变化;长期在周期性波动中,中国缺口问题将通过价格机制逐步消化,而全球糖价重心或随主产区产能调整形成新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