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电子烟市场在政策监管与市场需求之间不断博弈。尽管国家明确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但水果味电子烟仍通过各种隐秘渠道流通,甚至渗透到未成年人群体中。从线下门店到线上平台,果味电子烟的销售手段愈发隐蔽,价格也因供需关系发生变化。这一现象不仅暴露了监管漏洞,也引发了对未成年人健康保护的担忧。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电子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指出,在广州市内多家电子烟门店的暗访中发现,尽管柜面上摆放着符合规定的烟草味电子烟产品,但不少门店的“仓库”中仍藏有禁售的水果味电子烟。在调查的16家门店中,有13家出售水果味电子烟,且部分门店仅支持快递或跑腿购买,无需核验身份证信息。
例如,一家位于万菱汇附近的电子烟门店,当被问及是否有水果味电子烟时,店员从仓库中拿出一个小篮子,里面装有数十盒水果味电子烟烟弹。店家表示,这些产品大多为标准版,有中文标识,购买时无需出示身份证。类似的情况在海珠区、番禺区等地的门店中也普遍存在。
线上平台同样成为果味电子烟销售的重要渠道。在部分电商平台和社交平台上,通过搜索“果味”“水果味电子烟”等关键词,仍能看到大量推广内容。一些博主通过图文或视频形式展示水果味电子烟,并通过私信引流至微信等私域平台进行交易。
例如,某社交平台上一位博主表示,其仓库在江西,货品保真,每日更新库存,支持视频对接和精准发货。其展示的产品多为内地品牌的海外版,以英文标识为主,配有口味的中文介绍。此外,淘宝上也有商家借由售卖“果味滤嘴”之名,引导顾客转入微信购买水果味电子烟。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水果味电子烟多为海外版产品,价格较禁售前有所上升。以某常见品牌为例,禁售前价格为99元/盒(含3个烟弹),现价格已飙升至110元至155元不等,涨幅达10%至55%。
在购买水果味电子烟时,消费者常面临品牌原装与“通配”烟弹的选择。通配烟弹通常比原装产品便宜30%至50%,但其真伪优劣难以分辨。例如,番禺区一家门店出售的通配烟弹价格为89元3颗,而品牌原装烟弹为126元3颗。
然而,部分通配烟弹的品牌信息模糊,甚至存在假冒风险。例如,某门店展示的通配烟弹标注为“FGC·LD”和“ZGAR”品牌,但后者曾公开声明未在国内市场销售任何电子烟产品。
总结
尽管国家明令禁止销售水果味电子烟,但这一产品仍通过线下门店、线上平台及海外版渠道流通,甚至以“通配”烟弹的形式泛滥市场。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监管的不足,也凸显了电子烟市场在利益驱动下的复杂生态。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仍需加强监管力度,堵住销售漏洞,同时提高公众对电子烟危害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