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升与家庭服务需求多样化,国家持续完善政策体系以优化家政服务业供给结构。近日,商务部联合教育部、财政部等九部门共同印发《关于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要通过标准化建设、品牌化培育和资源整合推动行业提质增效,为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选择。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家政服务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政策强调以品牌化引领行业发展,鼓励行业协会及专业机构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家政企业开展等级评定。此举旨在通过标准化服务流程与规范化管理,建立可量化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帮助消费者快速识别优质服务商。同时要求企业完善培训、管理体系和质量监督机制,推动连锁经营与商业特许经营模式普及,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龙头企业集群。
为突破家政服务业规模化瓶颈,政策明确支持各类社会资本通过股权投资、并购重组等方式进入市场。此举将加速行业整合进程,引入先进的数字化管理工具和供应链模式,降低中小企业的运营成本。此外,政策特别提出要发展智慧家政新业态,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服务供需精准匹配,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在家政服务质量提升方面,政策创新性地将职业技能竞赛纳入行业人才培养体系,要求各地定期举办以实际操作能力为核心的技能比武活动。同时支持行业协会联合企业打造“巾帼家政”等特色品牌项目,通过标准化培训课程和认证制度,系统化培养母婴护理、养老照护等急需领域的专业人才。数据显示,仅2023年上半年全国已开展家政服务技能培训超150万人次。
为提升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认知度,政策鼓励地方政府与行业协会共同搭建展示平台,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宣传矩阵推荐优秀企业案例。例如组织“金牌服务员”评选、举办家庭服务博览会等活动,增强优质家政企业的市场辨识度。此举预计将带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预计到2025年品牌化家政企业市场份额将突破40%。
结语
此次政策组合拳聚焦破解家政服务业供给结构失衡问题,通过品牌培育、资本赋能和人才建设三管齐下,既回应了消费者对专业服务的迫切需求,也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未来随着标准化体系完善与优质资源集聚效应显现,家政服务有望成为扩内需、促就业的重要增长极,在满足民生刚需的同时创造更大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