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我国多地以特色农业为抓手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出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路径。山东寿光、四川南充、贵州德江等地依托番茄、樱桃、鲟鱼等特色产业,构建起生产加工与销售联动的完整链条,既丰富了农产品市场供给,又为农民增收注入新动能。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樱桃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在山东寿光古城街道,2.3万亩现代化番茄种植基地里,红黄绿三色果实挂满枝头。历经十余年产业深耕,当地已形成集育苗、种植、加工、物流于一体的完整链条,带动每户年均增收超30万元。规模化生产与科技赋能的结合,使这片土地成为青年返乡创业的热土,吸引了一百多名外出务工青年投身现代农业发展。
贵州德江县20亩鲟鱼养殖基地内,清澈山泉滋养着不同规格的鱼苗。工人们根据生长状态分区喂养,确保每尾鲟鱼达到最优品质。这种绿色循环养殖模式年产量达50万斤,产品畅销省内外高端市场。基地为周边群众提供80余个固定岗位,务工人员月均收入突破3000元,带动26户脱贫家庭实现稳定增收。
从番茄大棚到樱桃园再到鲟鱼养殖基地,这些生动实践印证了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创新经营方式,各地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随着更多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发展,乡村产业振兴的图景必将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