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车辆 资讯详情
2025上海车展前瞻:智能驾驶与车规芯片国产化加速
 汽车 2025-04-21 08:21:33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4月23日开幕的第21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将聚焦汽车产业智能化变革,同期举办的"中国汽车半导体生态大会"更揭示了本土芯片产业链的关键突破。随着电动化、网联化的深化发展,汽车芯片已成为支撑产业转型的核心要素,而政策推动下的国产化进程正迎来关键拐点。

  一、智能驾驶与车规芯片成产业升级核心驱动力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汽车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4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已突破1.1万亿元,同比增长34%,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超5万亿。这一爆发式增长背后,汽车半导体的价值占比持续攀升:传统燃油车平均搭载约600颗芯片,而智能化车型需求量可达2000颗以上。随着国产化替代加速,整车企业通过技术攻坚与供应链重构,部分头部车企已提前完成政策设定的2025年目标——单类芯片国产化率10%,全品类总量达20%。

  二、政策红利叠加市场验证催生产业突破

  在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指引下,国内半导体企业在车规级产品的可靠性认证与量产能力取得显著进展。以射频前端领域为例,本土企业已实现5G车规芯片的规模化应用;工业控制MCU产品通过严苛测试后进入主流车企供应链。数据显示,2024年国产芯片在车身控制、智能座舱等场景的应用比例同比提升超15个百分点,验证了"政策引导+市场需求"双轮驱动的有效性。

  三、海外技术壁垒倒逼本土创新加速

  面对国际供应链的不确定性风险,国内企业正通过联合研发与资本投入构建护城河。某射频芯片龙头企业已建成车规级产品全温域测试体系,并计划将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营收15%以上。类似案例显示,企业在制程工艺、封装技术等关键环节持续突破,正在重塑全球汽车半导体的竞争格局。

  四、国产化进程进入规模化落地新阶段

  从2022年仅5%的总体芯片国产化率到部分企业提前达标,中国车规芯片产业已完成从"实验室样品"到"量产验证"的关键跨越。随着国家智能网联先导区建设加速,未来三年将形成覆盖长三角、京津冀等核心区域的产业集群效应。预计到2025年,本土企业在ADAS控制器、车载通信模块等领域有望实现更高市占率。

  总结: 上海车展不仅是汽车产业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平台,更是观察国产芯片崛起的战略窗口。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和技术迭代加速的双重作用下,中国车规半导体产业正从"跟跑者"向"并跑者"转变。随着2030年智能网联市场爆发临界点临近,本土企业通过技术攻坚与生态协同构建的竞争优势,将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注入强劲动能。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汽车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