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数据显示,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企稳迹象。3月商品房销售延续回暖趋势,但区域分化加剧,核心城市保持活跃,投资端压力仍存,行业复苏基础需进一步夯实。政策层面持续释放扩内需导向,未来房企信用修复及竣工交付进展将直接影响市场走向。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3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微降0.9%,较12月5.1%的降幅显著收窄4.2个百分点。分区域看,40城新房成交同比增长6%,其中一线及强二线城市贡献核心增量。但需注意的是,4月初数据显示市场热度有所回落,前11日成交量同比转为下降4%。当前销售改善仍集中于高能级城市,三四线城市需求疲软态势未改,整体市场企稳尚待长效机制完善。
房地产开发投资额3月同比下降10.0%,降幅较前两月微扩0.2个百分点。房企策略性聚焦核心区域布局,一线城市宅地溢价率维持在31%高位,二线城市达18%,显示出对优质地块的争夺加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滑18.1%,但较12月29.6%降幅大幅收窄11.5个百分点,反映房企开工意愿边际改善。竣工端延续修复态势,3月同比下降11.5%,降幅收窄4.1个百分点,保交楼政策成效持续显现。
在全球贸易摩擦加剧背景下,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战略地位凸显。政策层面或将进一步优化需求端支持措施,重点推进"好房子"建设与存量市场盘活。但当前仍面临三大挑战:其一,销售回暖能否突破负增长区间;其二,房企资金链紧张可能影响施工进度;其三,部分高杠杆企业信用风险尚未完全出清,可能制约行业融资环境改善。
总结来看,3月数据印证房地产市场筑底企稳进程,但复苏动能仍偏弱。核心城市与三四线市场的冰火两重天格局短期难改,土地市场热度分化折射房企战略布局调整。未来政策需在需求端刺激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间寻求平衡,重点关注销售持续性、房企信用修复及竣工交付进度等关键指标变化。行业整体呈现结构性回暖特征,全面复苏仍需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