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4年,中国饮料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东鹏饮料凭借精准的战略调整实现业绩爆发。其通过多品类产品矩阵突破单一依赖、渠道创新加速全国市场渗透,并逐步向海外市场延伸,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从数据看,公司不仅延续了能量饮料领域的优势地位,更在电解质饮料等新兴赛道快速崛起,成为行业转型的典型案例。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饮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指出,2024年一季度东鹏实现营业收入48.48亿元,同比增长39.23%;归母净利润达9.8亿元,同比大增47.62%。全年数据更显亮眼:营收突破160亿元(同比增长超40%),归母净利润超33亿元(增长超60%)。这一成绩得益于公司对核心问题的突破——从过度依赖单一产品到构建多元品类生态。
过去,东鹏特饮占总营收比例高达97%,且近半收入来自广东市场。如今,其通过推出“东鹏补水啦”电解质饮料、无糖茶饮及咖啡饮品等新品类,成功分散风险并拓展增量空间。2024年,“东鹏补水啦”贡献接近15亿元收入(同比增长280%),其他品类对总营收的贡献率从2022年的3.8%跃升至2024年的16%,核心产品能量饮料占比则降至80.5%。
东鹏打破“区域依赖”的关键,在于渠道下沉与差异化策略并行。此前,广东市场贡献率接近五成,但随着本地需求趋于饱和,公司转向华北、西南等潜力区域发力。通过冰柜铺设战略——向经销商收取押金但要求产品置于显眼位置——快速渗透便利店、餐饮店等终端场景,2024年广东营收占比已降至27%,而华北和西南地区增速分别达83%和54%。
供应链的全国化布局进一步巩固优势:13个生产基地覆盖主要消费区域,原料本地化采购与高效物流网络形成协同效应,在保持低价竞争力的同时提升利润空间。
东鹏正加速向“全场景饮品服务商”转型。除延续能量饮料的市场统治力外,其在运动健康领域精准卡位——电解质饮料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4.5%升至11.76%,与当前消费者对功能性饮品的需求高度契合;无糖茶饮、咖啡品类则瞄准健康化趋势及年轻消费群体。
这一战略的前瞻性在于绑定行业增长红利:能量饮料市场稳步扩容,而电解质饮料、无糖饮品等细分赛道增速超30%。东鹏通过多产品线协同实现“量价齐升”,既巩固了既有市场份额,又打开了新增长极。
尽管2024年海外市场收入不足5000万元,但东鹏已将国际化纳入核心战略。其产品已出口至越南、马来西亚等20余国,并在印尼、越南设立子公司,同时筹划港股上市以拓宽融资渠道。若能复用国内供应链优势与渠道经验,或有望复制“中国制造”在全球的突围路径。
总结
东鹏饮料的成长轨迹印证了中国快消品行业的转型逻辑:通过品类创新突破天花板、以渠道深耕支撑全国化、借资本助力拓展边界。从单一能量饮料龙头到多赛道并进,其成功既依赖精准的战略调整,也受益于消费趋势的结构性机遇。未来,在海外市场与第二曲线培育中,东鹏能否延续高增长态势,将成为观察中国饮品行业全球化竞争力的重要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