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3年13月,我国房地产行业延续深度调整态势,开发投资、施工规模及企业融资等核心指标均呈现显著下滑。尽管商品房销售降幅有所收窄,但整体市场仍处于低位运行区间,行业转型压力持续凸显。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13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达19904亿元,同比下降9.9%(可比口径)。其中住宅投资作为主体部分,完成15133亿元,降幅收窄至9.0%,展现出较商业地产更强的抗压能力。同期房屋施工面积累计613705万平方米,同比减少9.5%,住宅施工面积42723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9%。新开工市场延续低迷,全行业新开工面积仅12996万平方米,降幅达24.4%,其中住宅新开工量949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9%。
在政策支持与需求释放双重作用下,新建商品住宅市场出现回暖迹象。13月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21869万平方米,同比降幅收窄至3.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0%;销售额实现20798亿元,同比下降2.1%,降幅较前两月仅微幅扩大。但竣工端仍面临挑战,房屋竣工总量13060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4.3%,住宅竣工量下降14.7%至9502万平方米。
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压力进一步加剧,13月累计达24729亿元,同比下降3.7%。具体来看:国内贷款4441亿元(降2.3%)、自筹资金8168亿元(降5.8%)、定金及预收款7335亿元(降1.1%),个人按揭贷款同比减少7.0%至3373亿元。外资渠道几乎停滞,利用外资仅录得1亿元,降幅高达83.2%。
作为市场风向标的国房景气指数在3月末报93.96点,延续历史低位运行态势。从库存指标看,商品房待售面积虽环比减少1227万平方米至78664万平米,但住宅类去化压力仍然突出(减少量占比超八成)。当前行业面临供给端收缩与需求端观望并存的局面。
总结而言,一季度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投资下滑、销售筑底、资金紧张"的特征。开发投资降幅扩大反映企业扩产意愿不足,竣工交付规模收缩可能加剧未来供应短缺风险,而融资渠道全面收窄则凸显行业流动性压力。在政策持续优化与市场需求逐步释放背景下,后续需关注核心指标能否实现趋势性改善,以及市场信心修复对行业企稳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