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乳制品行业作为资金密集型领域,企业通过担保支持产业链上下游已成为常态策略。伊利股份近期披露的全资子公司内蒙古惠商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担保数据,展现了其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持续投入与潜在风险分布特征。结合近三年经营表现和财务指标变化,这一动态既反映了公司对渠道伙伴的支持力度,也折射出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企业面临的多重挑战。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担保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截至2025年3月31日,伊利股份通过旗下融资担保平台累计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总额达10.65亿元的担保支持。值得关注的是,在243,857.93万元的担保责任余额中,下游经销商占比高达93.7%(228,737.52万元),而上游供应商仅占6.3%(15,120.41万元)。这种结构性差异表明,伊利当前更侧重于通过金融工具强化经销商网络稳定性。在保户数分布上,2,299家下游客户占据绝对多数,与26家上游企业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印证了终端渠道建设的战略优先级。
数据显示本年度新增担保总额为10.65亿元,但期末责任余额却较年初大幅攀升至243,857万元。这一反差揭示出:一方面公司持续扩大对经销商的授信规模;另一方面存量业务的风险敞口仍在累积。按单户风险分布看,前五大被担保方合计承担的责任占比未明确披露,但从整体数据推算,头部客户可能集中了较高比例的风险资源。
结合近三年财报可见,伊利在20212023年间营业收入虽保持增长(增幅从14.15%降至2.44%),但增速呈现明显放缓态势。同期归母净利润实现连续正增长(累计增幅约20%),然而资产负债率却持续走高至62.19%,较2021年上升10个百分点。这种财务结构变化与担保业务扩张存在显著关联——通过为经销商提供融资背书,企业既巩固了市场占有率,同时也将更多信用风险纳入自身资产负债表。
总结
伊利股份的担保策略在支撑产业链协同的同时,也对其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当前超24亿元的担保责任余额与超过60%的资产负债率共同构成双重观察指标,未来如何平衡渠道支持力度与财务稳健性,将成为决定其长期竞争力的关键变量。伴随行业竞争加剧和消费市场波动,该公司的供应链金融模式能否持续发挥战略杠杆作用,仍需在风险管控层面进行更精细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