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担保行业的业务领域越来越广泛,整个行业中融资担保市场发展最好,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目前我国的担保机构实体偏弱,行业也将往专业化、商业化趋势发展。以下是2022年担保行业发展趋势。
担保业务包括直保和再担保,其中直保包括融资担保和非融资担保。融资担保指的是担保公司作为第三方机构,以自身的资产或信用为债务人的信贷提供增信服务,从而保证债务人能够顺利实现融资、并保障债权合同顺利履行的金融行为。
目前担保行业利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改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获客能力增强、业务流程优化、业务成本降低、风控能力提升。但从全行业来看,数字化转型才刚刚开始,更多的机构仅仅停留在接受电子申请阶段,中后期的业务准入、风险识别、在线授信发函、保中监控和保后管理等方面仅有很少量的机构能做到,数字化转型依然任重道远。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解决自身融资难的问题,也计划设立或投资担保公司。担保行业发展趋势有关数据显示,2020年担保机构数量达到八千多家。2021年,总体来看,按剩余担保额排名的前十大融资担保公司的剩余担保额合计占总余额的比重为69.1%。
据担保行业发展趋势的不完全统计,95%左右的担保机构注册资本在1亿元以下,50%的更在1000万元以下。融资担保机构总体实力偏弱,是银行对“银担合作”模式重新考量的重要因素。如今,银行对于担保机构股东背景及注册资本更加看重,一些有资本实力的融资担保公司通过业务创新或多元化经营提升了自身收入结构,并形成了一套全新的生存模式。
未来,担保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担保向专业化、商业化方向发展。目前,中国担保市场已经出现了专业的住房置业担保公司,开发个人住房消费贷款担保市场,并取得很好的成绩。在中国房改配套政策及鼓励住房消费、规范房地产市场等各项政策的综合作用下,住宅需求趋旺。因此,中国的个人住房消费贷款担保市场巨大。在工程建筑、合同履约等领域中,担保也可以发挥很大作用。
目前我国的担保市场有着良好的政策环境,国家也在积极的促进担保市场健康发展,担保行业整体景气面依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