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近日发布重要通知,针对当前城镇住宅工程中频发的隔声、串味、渗漏等质量问题,部署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此次整治聚焦设计规范落实、施工质量管控、材料检测监督及信用惩戒机制完善四大核心环节,旨在全面提升新建住宅品质,切实保障群众居住权益。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住宅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通知要求各参建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禁止以“优化设计”为名降低技术指标。自2025年4月起,《住宅项目规范》GB 550382025正式生效,所有新开工住宅工程须按新规实施。地方主管部门需结合本地实际细化技术措施,在隔声、防串味和防水领域建立更具体的执行标准。
施工图设计文件必须经过专业机构严格审核,将隔声构造、排烟道系统及排水防水方案作为核心审查内容。具体要求包括:
隔声设计需同步考虑主动降噪与被动隔音措施
排烟道应明确地漏结构、存水弯设置等细节设计
防水工程遵循"防排结合、以排为先"原则,确保排水系统完备性
任何未经原审查机构批准的图纸修改均属违规行为。
建立建材使用"先检后用"制度,要求检测机构现场随机取样。对门窗、地漏、防水卷材等核心材料实行更高抽检比例:
外窗需检测型材厚度、玻璃规格及三性(气密/水密/抗风压)指标
地漏必须验证材质强度与水封深度是否达标
检测不合格产品将被强制清退出场,从源头杜绝劣质建材使用。
住宅交付前须完成三大系统实体检测:
1. 隔声性能测试分户墙、楼板及门窗的隔声量
2. 排烟道需验证气密性、通风动力及防倒灌功能
3. 防水工程同步检测防水层性能与排水系统效能
所有检测数据必须载入《住宅质量保证书》,作为交付验收必要文件。
各地将开展设计材料施工验收全流程督查,对存在偷工减料、擅自修改图纸等行为的企业和个人实施"一案双查":
责令全面停工的项目需限期整改并公开通报
涉事单位将面临资质降级、市场禁入等处罚
建立信用档案与招投标挂钩,形成质量管控长效机制
此次专项行动通过标准化提升、过程严控和信用约束三重手段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住房城乡建设部强调,各地需因地制宜制定实施方案,强化技术指导服务,确保"交付即合格"目标实现。随着整治措施落地,未来新建住宅工程将系统性解决困扰居民的隔声不佳、串味污染与渗漏隐患等问题,切实提升群众居住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