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储能产业正成为技术创新与资本投入的焦点领域。然而,企业在推进技术研发过程中面临专利申请周期长、成本高等挑战,亟需金融工具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风险缓冲。在此背景下,大连市通过新型保险服务探索出一条护航科技创新的新路径。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储能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近日,中国人保大连分公司联合专业服务机构,成功为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签发大连市首张专利申请费用补偿保险保单。该险种聚焦专利授权周期长、技术迭代加速的行业痛点,覆盖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全类型专利申请,可赔付官方收取的代理费及实质审查费等核心成本。这一创新模式不仅降低了企业专利布局的资金压力,更通过风险共担机制增强了研发投入信心。
作为液流电池国际标准制定者与全球领先的储能技术服务商,大连融科储能每年投入超千万元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及知识产权管理。此次投保的专利费用补偿保险为其构建了"研发申请维权"全周期风险管理体系:一方面通过预设赔付条款对冲专利无效导致的成本损失;另一方面为研发团队提供"失败可兜底、成功有保障"的创新环境,推动其在全球高价值专利布局中保持战略定力。这种"技术突破+保险护航"的双轮驱动模式,已成为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数据显示,我国储能产业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速超过25%,但仅有约30%的发明专利能最终授权。此次保险产品的落地,标志着大连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领域迈出关键一步。通过将风险转移机制嵌入科技创新链条,不仅可降低企业研发投入的沉没成本,更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本向核心技术领域聚集。未来随着该模式的推广复制,预计将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共赢"的创新生态体系,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本文以大连首单专利费用补偿保险案例为切入点,揭示了金融工具在储能产业中的赋能价值。通过构建风险可控的研发环境,这一创新实践既解决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痛点,也为行业技术迭代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随着更多类似服务的涌现,我国储能产业有望在全球竞争中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