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3月31日,中国商务部贸易救济局组织召开了备受关注的进口牛肉保障措施案听证会。此次会议旨在通过多方对话机制,全面评估当前牛肉进口对国内产业的影响,并为后续决策提供依据。来自全球主要牛肉出口国代表、行业上下游企业及申请方等75家机构共180余人参与讨论,展现了中国在贸易救济领域坚持透明化、市场化原则的立场。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牛肉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本次听证会的召开源于相关利害关系方向商务部提出的正式申请。根据中国《保障措施条例》规定,当进口产品数量激增并对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时,政府有权启动调查并采取必要措施。会议严格遵循法定流程,确保各参与方充分表达诉求。数据显示,近年全球牛肉贸易格局变化显著,此次听证会的召开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国内外市场动态的高度关注。
来自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南美国家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主要牛肉出口国的政府代表悉数到场。同时,中国国内进口商、牛肉加工企业、肉牛养殖场以及案件申请人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均派出代表参与陈述。这种多方共议的形式既保障了产业各方的知情权和话语权,也为政策制定提供了多维度参考数据。
在听证会现场,国内外参会方围绕进口牛肉数量增长对国内养殖业的影响展开深入讨论。中国本土企业代表强调需防范低价冲击导致产能过剩风险;出口国方面则主张维持现有贸易秩序以保障全球供应链稳定。值得注意的是,会议特别关注了20192024年间中国牛肉进口量年均增长率达15%的背景数据,并要求各方就产业损害程度提供详细论证材料。
作为案件主导部门,商务部贸易救济局明确表示将严格遵循世贸组织规则和国内法规定,对听证会收集的所有证据进行系统分析。会议记录显示,180名参会者提出的237项质询与意见均已被完整收录归档。未来三个月内,调查机关将综合评估市场供需变化、企业经营状况及国际贸易义务履行情况等关键指标,最终形成裁决结论。
此次听证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在运用贸易救济措施时更加注重程序正义与国际合作。通过搭建开放透明的对话平台,既维护了国内产业合理诉求,也为全球牛肉贸易参与者提供了表达关切的机会。随着调查进程推进,相关裁决结果将对国内外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彰显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平衡内外利益、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