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机械 资讯详情
中国无人驾驶航空器商业化进程开启新篇章
 航空器 2025-04-01 11:20:08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民航局正式颁发首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我国低空经济领域迎来关键突破,无人驾驶航空器从技术验证阶段向规模化商业应用迈出实质性步伐。

  一、政策突破:四证齐全激活商业潜能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航空器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近日,中国民航局宣布向国内企业颁发全国第一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这意味着相关企业在获得型号合格证、标准适航证和生产许可证的基础上,已具备全面开展商业化运营的资质条件。此次"四证集齐"不仅标志着我国在低空交通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更意味着消费者未来可通过购票体验低空游览、城市观光等服务,逐步拓展至物流运输、紧急救援等多元化应用场景。

  二、产业规模:超6400家相关企业布局赛道

  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当前我国存续的无人驾驶航空器相关企业数量已突破6400家。2025年以来新增注册企业约530余家,显示出行业持续扩容态势。从区域分布看,广东省以超过1300家企业稳居首位,占全国总量的20.7%;河北省和江苏省分别以超740家、420家位列第二、第三梯队。

  三、风险与发展并存:监管体系加速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在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天眼查数据显示约6.05%的相关企业存在司法案件记录。这提示行业在技术突破的同时需加强合规管理。国家层面正加快构建低空经济监管框架,通过优化空域管理和制定标准化运营规范,为城市空中交通、低空旅游等新兴业态提供制度保障。

  四、多城联动:商业飞行网络加速成型

  随着更多企业启动运营合格证申请程序,未来将有更多城市加入无人驾驶航空器商业飞行试点。国家政策明确支持发展低空旅游、航空运动等消费场景,并鼓励企业探索"航空+文旅""航空+物流"等创新模式,推动低空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结语:此次政策突破标志着我国在无人驾驶航空领域正式开启商业化元年。从技术创新到资质认证,再到市场布局的完整链条逐步成型,不仅重塑了城市交通格局,更为全球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伴随监管体系完善与应用场景拓展,这一新兴业态有望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航空器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