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为深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效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科技部及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通过强化银行、保险与创业投资等机构的深度合作机制,推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向专业化、多元化方向升级。这一政策旨在引导金融机构精准对接科技创新企业需求,形成“资金技术市场”全链条支持网络。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保险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方案明确要求银行机构与资产管理机构、创业投资基金等建立常态化信息共享和项目推介渠道,重点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的业务模式。通过筛选优质被投企业进行信贷倾斜,形成风险共担的金融服务闭环。这种合作不仅拓宽了科创企业的融资渠道,还有效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持续性支持。
银行机构被鼓励与政府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开展全生命周期合作,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需求定制差异化金融方案。例如,在初创期通过信用贷款提供启动资金,在成长期引入直投增强资本实力,成熟期则借助供应链金融优化运营效率。这种分阶段、多维度的协作模式,能够更精准匹配科技企业的融资痛点。
保险机构被引导以市场化方式通过股权直投、优先股、可转债等多元化工具支持创业投资机构,重点发展具备耐心资本特性的长周期产品。此举不仅能缓解早期科创项目融资难问题,还能通过风险分散机制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形成“投资孵化退出”的良性循环。政策特别强调保险资金要聚焦国家战略领域,如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发挥其跨周期调节功能。
方案提出建立科技金融专项统计监测体系和容错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资源倾斜力度。同时要求地方政府通过贴息、风险补偿等方式优化区域金融生态,为银保机构与创投主体的合作提供制度护航。
该实施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科技金融服务迈入新阶段。通过银行信贷与资本市场的有机衔接,保险资金与创业投资的风险共担机制,以及政策引导与市场运作的平衡发展,将有效破解科创企业融资瓶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未来,这种多方协同的金融创新模式有望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