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南京市近期发布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七条新政(简称“房七条”),通过取消商品房限售、强化公积金支持力度、推进以旧换新等举措,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数据显示,2025年3月31日起南京将全面取消住房限售政策,同时扩大公积金提取范围至购房人父母子女,叠加置换补助与“房票安置”等措施,为刚需和改善性需求提供多重保障。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公积金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新政明确支持45岁以下青年人群购房,引导银行推出低首付比例、优惠利率的金融产品,并鼓励各区叠加人才房票政策。南京本地金融机构已率先响应,通过差异化信贷措施进一步降低青年家庭购房成本,助力解决新市民安居问题。
针对置换群体,南京市推出“买新助卖旧”专项计划,首批投入1亿元设立补助资金池,按新房合同金额的1%给予购房者补贴,并联动金融机构与经纪机构优化交易流程。此举旨在通过降低置换成本,打通一二手市场流通壁垒,促进存量房源加速入市。
自2025年3月31日起,南京全域商品住房将不再执行“取得不动产权证满3年”的限售规定,房产所有权人可在完成权属登记后直接上市交易。这一调整较此前政策放宽近90%的限制周期,显著提升市场流动性。
为缓解购房资金压力,南京市进一步扩大公积金使用范围,允许购房者及其父母、子女共同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首付,并延长了用公积金直接划转至监管账户的政策期限至2025年底。同时,加装电梯提取流程简化,覆盖至职工及配偶双方父母,提升公积金资源利用效率。
南京市将库存商品房纳入“房票超市”平台,推动被征收群众使用电子房票实现“全城通兑”,并配套强化金融支持措施。此举既缩短安置周期,也为市场注入需求增量,预计带动部分区域去库存速度提升20%以上。
政策提出加大各类用地盘活力度,通过城市更新与城中村改造释放优质地块资源,并明确增加改善型住宅的规划比例。此举将有效平衡市场供需关系,满足高收入群体对品质居住的需求升级。
综上所述,南京“房七条”以取消限售、公积金联动家庭支付为突破口,兼顾刚需保障与改善需求激活,同时通过制度创新提升安置效率,形成政策组合拳效应。随着全国多地同步放宽限制性措施,叠加市场自身回暖趋势,南京市房地产交易活跃度有望持续攀升,推动行业向“住有宜居”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