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手机终端 资讯详情
碳化硅芯片制造迎突破:超大尺寸衬底激光剥离技术开启成本革命
 芯片 2025-03-28 10:13:42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行业背景】随着新能源汽车、5G通信及智能电网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需求持续攀升。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核心载体,碳化硅衬底的制备工艺直接影响着芯片性能与量产成本。如何突破超大尺寸衬底切割瓶颈、实现规模化生产成为产业关键命题。

  一、12英寸碳化硅衬底技术破解行业降本难题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芯片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国内创新团队成功开发出针对12英寸及以上超大尺寸碳化硅衬底的自动化激光剥离技术,标志着我国在半导体材料制备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相较于传统切割工艺,这项新技术通过精准调控超快激光加工过程,在晶锭减薄、衬底分离等环节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控制。实验数据显示,该技术可将原料损耗降低至传统方法的1/5以下,并使单片衬底生产效率提升3倍以上。

  二、碳化硅材料特性推动芯片性能升级

  作为替代硅基材料的战略性新型半导体材料,碳化硅凭借其宽禁带能隙(达3.3eV)、高击穿电场强度及优异的热传导能力,在高温高压场景下展现出显著优势。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采用碳化硅器件可使电机控制器效率提升5%10%,电池续航里程延长7%以上。当前全球67亿美元规模的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预计2027年数据)正加速向更大尺寸衬底转移,12英寸衬底需求增长尤为迫切。

  三、自动化激光剥离重塑芯片制造流程

  新技术通过集成智能定位系统与动态补偿算法,解决了超大尺寸晶圆加工中的形变控制难题。其核心创新在于:①采用脉宽小于500飞秒的超短脉冲激光,在亚微米级精度下实现材料选择性剥离;②配备多轴联动机械臂完成衬底自动抓取与分拣,单批次处理量提升至传统工艺的4倍。据测算,12英寸碳化硅晶圆单位面积芯片产出较8英寸产品增加70%,直接推动芯片制造成本下降超过35%。

  【总结】这项技术突破不仅解决了超大尺寸碳化硅衬底量产的核心痛点,更构建起从材料制备到终端应用的降本增效闭环。随着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对高性能芯片需求持续爆发,自动化激光剥离工艺将加速推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向更大规模、更高效率方向发展。预计未来35年,12英寸碳化硅衬底技术有望成为全球功率器件制造的标准配置,为智能社会的能源革命提供关键支撑。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芯片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