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9年中国安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指出,在静安寺商圈,商业体“CP静安”汇聚了众多餐饮全国首店、上海首店及区域首店,成为餐饮行业的新地标。然而,首店集中开业往往伴随着大客流和多部门高频次检查的挑战,给企业带来不小的压力。为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时减少对企业经营的干扰,静安区市场监管局推出“一体化综合监管”新模式,通过数智化手段和多元共治,构建了高效、精准的监管体系。
静安区市场监管局牵头,联合绿化市容局、城管执法局、消防救援局、数据局等多个部门,围绕年度监管重点和餐饮单位风险等级,制定了涵盖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消防安全、市容环境卫生等百余项检查标准的“一体化综合监管行政检查表单”。这种跨部门协同模式,不仅避免了重复检查,还显著提升了监管效率。
在“CP静安”,由市场监管所、街道城运中心、平安办、综合行政执法队、消防支队等多部门组成的执法队伍,选择餐厅客流平稳时段进行检查。通过出示“检查码”,执法人员向商户明确检查依据、内容和要求,确保商户对每项检查“心中有数”。各部门围绕“一次上门解决多个问题”的原则,对餐饮企业的人员管理、原料储存、追溯系统、加工操作、燃气管道、消防设备、餐厨垃圾收运、净化设施配备及病媒“三防”落实等进行了全面检查。市场监管部门还同步开展了餐具细菌测试和阴离子洗涤剂残留测试,确保监管的全面性和精准性。
为实现“执法不扰企、监管不缺位”,静安区市场监管局以“数据”为核心,充分利用智能远程监管手段,推进非现场监管场景应用。通过“天鹰”系统和“互联网+明厨亮灶”等技术,监管部门能够实时监控餐饮企业的运营情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目前,全区已有1700余家餐饮企业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实现了监管触角的延伸和服务链的打通。
在静安寺市场监管所的智慧大屏上,执法人员不仅可以实时查看监控数据,还能通过7天云存储功能回放历史记录。这种数智化监管方式,不仅让现场检查更具针对性,还实现了对食品安全“细枝末节”的无感监管,进一步提升了治理水平。
静安区市场监管局还积极调动商场运营管理方、第三方评估机构、食品协会等社会力量,丰富“非现场检查”场景,构建了商业体食品安全的多元共治格局。在“CP静安”,商场运营管理方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建立了多维度管理场景,包括《餐饮租户运营安全管理指引》、每周一次的小型晨会、每两周一次的运营方主要负责人带队巡查、每月一次的店长会议以及重要节假日节前排查等反馈机制。这种多元共治模式,不仅强化了企业的自我管理能力,还进一步提升了食品安全治理的整体效能。
总结
静安区市场监管局通过“一体化综合监管”模式,有效解决了多部门检查对企业经营的干扰问题,同时利用数智化手段和多元共治机制,实现了食品安全监管的精准化和高效化。自2024年第四季度以来,静安区涉及餐饮一体化综合监管的部门通过联合检查,现场检查频次同比下降40%,显著降低了商家的迎检成本。这一创新模式不仅筑牢了食品安全防线,也为餐饮企业的高效运营提供了有力支持。